朔梅《柘林香市》散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18 17:07:27

柘林香市

香市乃旧称,如张岱的《西湖香市》、茅盾的散文《香市》。是指传统集镇借寺庙特定的祭祀日,打醮设坛,烧香拜佛,集会游冶的活动。亦称“庙会”、“节场”。

奉贤地区的集镇,几乎都有香市。如道院的八月半,新寺的八月十八,奉城的九月初二。但以柘林的二月十九最为荣盛。柘林的香市具体始于何时,已无考。

据史志推断,于斯为盛者大概不外乎以下原因。其一,据出土的文物及疑冢要离墓推断,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在此繁衍生息。柘林有“海滨广斥,盐田相望”之誉。有唐以来,柘林一直是潟卤之地,先民以煮海捕鱼为业。为祈海晏河清,保佑太平,不知从何年代起,从普陀山请来观世音菩萨塑像一尊。以示区别,庙观名曰“小普陀”。其二,为抗倭,朱明王朝于嘉靖三十六年设柘林城,清雍正年间,为筑华亭东石塘,开挖运石河。自此,商贾云集,樯楫林立。物阜民丰,廛市成焉。

而此二者,则为香市形成的必备条件。

之所以取农历二月十九为期,民间传说这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自此,约定俗成。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兼司人间子嗣香火的传承。所以,乡间将她称为“送子观音”。且有求必应,十分灵验。自庙观落成以降,每逢初一月半,香火不断,更何况二月十九她的生日呢!

柘林的香市,三天为期,而以二月十九为正日。也许是气象条件之故,二月十八那天一定会刮白茅大风。见此,老人们会念叨说:那是“观音报”,观音菩萨提醒人们,她的生日到了。

旧俗,农历正月半一过,新年才算过去。二月十九可以说是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日。从节候来看,它正处在惊蛰与春分之间。惊蛰一到则百虫蠢动,万象复苏。对农民来说,忙碌的一年又开始了。他们趁香市,不是交流农作物的种子,就是添置或修缮农具。

柘林镇东西长,南北短,中间有桥越过市河,形成坐标的“0”点。那是不等距的十字街,整个取势如耶稣的十字架。小普陀庙在西侧,即十字架的顶端,靠近沪杭公路。庙旁有一棵三百多年的白果树,三五人方能合围。高过人头处分三叉,枝桠蓊郁,直指天穹,望之森然。下面是一大片空地,闲日里是系牛羊堆柴垛的所在,香市前早已拾掇得干净利落,供集会、设摊之用。那是香市的中心,也是最热闹的地方。有卖膏药、耍猴、套泥塑老爷,有说书唱滩簧的。若遇丰稔年,还有搭戏台唱大戏的。《唐伯虎点秋香》不好看,那男的娘娘腔,唱个没完没了,烦人。还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来劲,那吕布白袍白甲,挺着方天画戟,力敌刘、关、张,英武非凡。最有趣的是看老爷出会,城东城西,烟尘逶迤。大轿仪仗,一路行来。大轿里面坐着的是土地老爷、城隍老爷、关帝老爷,还有东海龙王。卤簿井肃,大纛猎猎。夜叉小鬼开道于前,神兵天将扈从于后。虾兵蟹将杂然,香烛贡品横陈。有蚌壳精、乌龟精、鲤鱼精;有踩高跷、翻筋斗、划行船。一起汇集到“小普陀庙”的白果树下。于是,官吏乡绅端坐于前,地痞流氓分列左右。各路健儿捉对调龙灯、舞狮子。直至午分,方偃旗息鼓。

游兴正浓的人们怏怏散去,此刻才觉得肚子在叫,要买的东西没买。于是,街市热闹了起来。

柘林小镇的街面,宽在两庹余。两旁的街沿上,鳞次栉比的摊贩一字儿排开,街面显得狭窄拥挤。卖小吃的有菱角、田栗、甘蔗、鸡蛋糕、烧饼;卖梨膏糖的在吆喝,卖糖山楂的擎着柴垛一路过来;鞭炮在炸响,洋泡泡在呢喃。卖镰刀、锄头、犁头、板子;褡碗的、补锅的、爆米花的。

街市如此,市河内也没闲着。往返于集镇间的机器船,“突突”着载来香客;鱼鹰在四角洋内捕鱼;刮镬煤的绍兴乌篷船冒起了炊烟;网船上穿戴得大红大绿的船姑坐在船头理渔网。

柘林的香市煞是热闹。我那时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每逢二月十九,总跟着祖母前往。一起去的,还有后宅的吴家阿婆,也就是顶天与立地的姑妈。她无儿女,孑然一个孤老。缠过的小脚迈着细步,走不了多远就喘个不停。于是掏出随身带着的一个水烟筒,吸上几筒水烟。三五里路,走走停停好几回。但她是虔诚的香客。而祖母则是将冬天织的纱袜拿到市上去卖。吴家阿婆则买几刀锡箔,一封“甘”字牌水烟。祖母用卖了袜子的钱为我买一根青皮甘蔗,一抔田栗。少不了还有一个洋泡泡,一路吹着回家。

柘林的香市“文革”开始后中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又恢复。但已不叫作“香市”,而称作“集市贸易”。开始尽管觉得别扭,但细想也对。小普陀庙也没了,老爷出会、唱戏、杂耍都没了,香客都老去了,还成为其“香市”吗?

近几年,为了搞海湾旅游区,为揽客起见,重建了“小普陀庙”,但都是重起的炉灶,地方也搬迁了。不知香火旺否。而它旧址上的白果树旁,每逢初一月半,还有一些老人在焚香烧纸钱,祈神纳福。

2014年秋于枕曲斋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朔梅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