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感恩故乡》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28 11:43:05

感恩故乡

我的外祖父教我第一次写毛笔字就是“耕读传家”四个字,我当时不知道,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最好的美德,也是英山人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是英山人一种优秀的品质。我在这个环境里读书、奋斗,一直这样往前走,学习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不坠青云之志”。这个动力激励我童年的时候出发,一直走到现在。

我一生的理想是当中国的托尔斯泰,我初中毕业下放农村生产,借遍了乡里能借到的书,背《康熙字典》,背《古文观止》。后来到文化馆工作,几年来,读完文化馆图书室所有古典文学界书籍,作了几十本笔记。我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几十年没有改变过我生活和努力的方向。一路走来,我到过很多地方,但仍觉得英山这地方乡风很好,对苦学的年轻人,向上的年轻人,整个氛围是赞赏支持的,这也是我能走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我在英山县城长大,我记得小时候英山温泉真好,自溢自流的温泉,整个一条河从北汤河、陵园街直接流下来,城里人在河里洗衣、洗菜后,手脚烫得像红萝卜一样。那时不觉得这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后来,走遍全国都没见过这么美的汤池。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生活真好。那时县城里逢年过节有交流会,有汇演,舞狮、舞龙、踩高跷,我的童年在这样一种生活里面,让人感到非常的幸福,非常的快乐。

我对乡土的印象最深的是民间文学,英山的土罐文很多、很有趣。比如潘家的七十二说,闻筱辑的故事,等等,非常幽默,有诙谐通俗的,也有格调高雅的。如果民间文学我们不认真学习,吸取民间的智慧,很难让我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每一个人都会用家乡的资源来涵养自己。我作为一个作家,吸取了许多英山的“土罐文”,我在《张居正》里面用了很多语言,大家看了都说用了很多英山话,其实不是的,英山话追根溯源是跟四川官话、北方官话一样的。不要小瞧自己的家乡,它就是文化的纽带,是我们每一个人团结在一起的理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繁衍下去的力量。我爱自己的故乡,我喜欢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乡土。所以,我喜欢写大块文章,必须力拔山兮气盖世,必须大风起兮云飞扬。要有这样一种气势,这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才会昂扬。

我十三岁时写家乡春天“花如初嫁女,树似有情郎”。当时,并不懂“初嫁女”、“有情郎”是什么,只觉得这是最美的对象。后来离开英山了,再想的就是,母亲提着篮子下河洗衣,暮归的牛羊,屋后的炊烟,这一幕幕便是我意的故乡。一个人很容易忽略自己故乡的诗意,不知道这诗意一直在潜移默化滋养着我们,童安格有首歌《把根留住》。我知道有根的人是不一样的,我很难相信不孝的人能对国家尽忠,不爱自己故乡的人能爱自己的国家,只要你自己身上有一点资源可以利用,就要身体力行地去做。为什么呢?我的根在这里。因为不忘根,你就会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忘本你就不怕苦和累,你就知道在你这个位置上做更多有益于社会的事。

2012年12月25日于英山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熊召政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