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 精选专题 | 网站地图
品诗文网诗集名句主题诗人诗塾
  • 品诗文网
  • 文章辞赋
  • 古诗大全
  • 诗词赏析
  • 至理名言
  • 咏花诗集
  • 历史文化
  • 阅读写作
  • 世界文学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散文精选
  • 作品鉴赏
  • 文学评论
  • 童话阅读
  • 元曲赏析
  • 散文随笔
  • 文学百科
  • 宋诗精选
  • 骈文经典
  • 诗词入门
  • 诗词评论
  • 诗词人物
  • 大家论诗
  • 诗词研究
  • 元明清诗
  • 汉魏朝诗
  • 诗经鉴赏
  • 千家诗集
  • 杂文鉴赏
  • 名诗鉴赏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原文、赏析、鉴赏

时间:2019-07-29 10:42:14
手机版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原文、赏析、鉴赏

丁 西 林

时间民国二十八年抗战期间。
地点西南的某一省城。

剧中人物

吴太太抗战期间,西南的某一省城的热闹街上所看到、听到、碰到的无数外省人之一,年三十以上,擅长口角,说得出,做得到。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侮是一条公例,她是一个例外。
杨长雄抗战期间,跟着学校转移,上千的流离颠沛的大学学生之一。年二十左右,能言善辩,见义勇为,有年轻人爱管闲事之美德。如果外省人袒护外省人是一条公例,他是一个例外。
成 众休假日期,杨长雄卧室中进进出出的许多少年朋友之一。年与杨相若,言语举动常带有自然而不自觉的幽默。如果一个人厌恶女人的啰嗦,喜欢替朋友排难解纷是一条公例,他好像是一个例外。
李 嫂物价飞涨,工资高贵的非常时期中,许多从乡间来省谋生赚钱的年轻女佣之一。年二十以下,毫无职业经验。初出茅庐,虽得其时,而未得其主。如果一个女佣只有赚钱,不会贴钱,只有正当的或不正当的增加财产,不会损失财产是一条公例,她的确是一个例外。
警 察当然是西南某一省城内许多维持治安的警察之一。但在数目的比率上,微有不同,因为在这一个城内,不但警察数目较多,卫队宪兵纠察侦探亦较多,然这与本剧无关,没有说明之必要。如果警察应该尊重权威专门招呼汽车是一条公例,他不是一个例外。

布 景

一个旧式住宅的四合院子。上面是有廊子的三间正房,是吴太太的住所。右面是两间矮小的厢房,是杨长雄的公寓。左面两间厢房,一为厨房,一为出门的过道。院子里有树有花,也有晒着的被单,女人的内衣和小孩的尿布等。廊子上堆着别无放处的桌子、椅子、茶几、板凳和小孩的车马等。

开幕时,吴太太在收拾晒干的东西,有的只是折好,有的先需熨平。杨长雄坐在窗外的一个蒲团上看书,晒太阳。

吴(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穷人,穷人,这个年头,那一个不穷呃,那一个不是穷人呃?白米卖到六十块钱一担,猪肉一块五毛钱一斤,三毛钱一棵白菜,一毛钱一盒洋火。从来没有听说过。穷人,穷人,是的,做娘姨的是穷人,做主人的个个是发财的吗?这个年头,只有军阀,只有奸商,没有良心的人,才会发财呀,我们可不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三间破房子,一个月要四十块钱的房租。打仗以前,连四块钱都没有人要。简直是硬敲竹杠!这样的事,才是欺负人的事,这样的人,才需要旁人去管教管教——(一面说话,一面已折好几件衣服,说时,目常向杨藐视,他显然是她管教的对象)
杨(想用两手掩耳,则无手拿书。不得已,用一手把对着声浪的一耳掩上)
吴是的,我用的娘姨是一个穷人,我承认,可是我并没有欺负她。这样贵的伙食,她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饭,我并没有扣她的工钱呃。(转调)打破了我的东西,不赔!还有旁人帮忙,说不应该赔。我倒要听听这个大道理。
成(正当他的朋友预备讲道理的时候,从右厢房走出。一手提着一张方凳,一手拿着一盒象棋,走到杨的面前,放下凳子)下棋,下棋。
杨(放下书本,预备下棋。忽然看了吴一眼,想逃出对于下棋不利的恶劣环境)拿到里面去下好不好?
成(没有懂得杨的提议的理由)里面很冷,外面有太阳,外面比里面好得多。(刚说完,就看见杨用大拇指向后指指那恶劣环境的产生者,了解了杨的意思)喔!里面和外面一样!(两人摆好棋子,开始下棋)
吴(将已经整理过的几件衣服收进屋去,一会走出,手里拿着一只花瓶)呶,看罢,就是同这个一模一样的花瓶。还是五年前我从牯岭避暑回上海的时候在九江买的。他要二十块钱一对,是我还了六块钱买下的。用到现在,没有见打破一点。我因为喜欢它的样子,才特地当宝贝似的带在身边。她把那一只打个粉碎!你说可恨不可恨。现在你就是出十块钱一只,也没地方可以买得到。我要她照原价赔我三块钱,可算是十二分的客气了。(说着,将宝贝玩赏了一回,顺手放在廊上的一张茶几上。继续做她未完的工作)
成老兄,你也应该客气客气啊!怎么连将军①你说都不说一声!
吴——现在的三块钱,值什么?抵不到以前的三毛钱。照道理应该照市价赔我才是。不过我既说了只要她赔我三块钱,已经说出的话,我不反悔。可是如果连三块钱都不赔我,那可不行!
成(并非认真的)唉,老杨,我和你赌一个输赢好不好?这盘棋,如果你赢了,我出三块钱;如果我赢了,你出三块钱。赢的钱送给李嫂让她还债,怎么样?
杨李嫂没有债,我也没有钱。你是阔人,三块钱不在乎,我是一个穷光蛋,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用刚听到的口吻)这个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枝,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有听说过!
吴(得到了一个进攻的机会,回头向杨)啊,你知道说穷,你也会说你是一个穷人,那么刚才你说的全是废话!你既知道大家都是穷人,还说什么替穷人想想?你说你是一个穷光蛋,请问现在那一个不是穷光蛋?
杨(被迫抗战)吴太太,你还要多讲吗?
吴我为甚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我自己家里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杨(放弃了纸上谈兵)好罢,你既要讲,我就再和你讲好了,你刚才要我讲道理,我为省事起见,没有理会。现在我把这个道理就来讲给你听听。我们都是穷人,不错,不过穷人也有穷人的等级。一个用得起娘姨服侍的太太,如果穷的话,是一个高级的穷人;一个服侍太太的娘姨,是一个低级的穷人;像我这样一个扫地抹桌子要自己动手的穷学生,是一个中级的穷人。如果今天是我这样一个中级穷人,打破了像你这样高级穷人的一只花瓶,也许还可以勉强赔得起。现在不幸得很,打破花瓶的是李嫂,她是你雇佣的一个娘姨,她是一个低级穷人,她赔不起。三块钱在你不在乎,可以不在乎,在她……
吴你这话不通,什么叫做不在乎?……
杨不要忙,不要忙,请你让我把话讲完。不在乎,就是说,一桌酒席,一场麻将,一双丝袜,一瓶雪花膏,……
吴废话。那是我的钱,我爱怎样花就可以怎样花,旁人管不着。
杨好,好,好,就说是我说错了,你说对了。就承认这个问题不是在乎不在乎,也不是赔得起赔不起的问题。这正是我要说的话。穷不穷,赔得起,赔不起,讲的是一个情,人情之情。现在我要说的是一个理,事理之理。我们争的是:一个娘姨打破了主人的一件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一个娘姨打破了主人的东西,不应当赔,主人不应该要她赔。完了。
吴喔!不应该赔?
杨不应该。
吴花瓶是不是我的东西?
杨是的。
吴是不是李嫂打破的?
杨是的。
吴一个人毁坏了别人的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
杨应该赔偿。
吴好了,还要说什么?
杨啊,别忙,别忙,你说的是毁坏了别人的东西,可是你不是别人啊!我问你,李嫂是不是你的佣人?
吴是的。
杨佣人应该不应该替主人做事?
吴当然。
杨你的花瓶脏了,你要不要她替你擦擦?
吴要她擦擦,是的,可是我没有叫她打破啊。
杨当然你没有叫她打破。如果是你叫她打破,那就变成执行主人的命令,替主人打破花瓶,那就只有做的快不快,打的好不好的问题,而没有赔偿的问题了。我现在再请问你:从古到今,瓷窑里烧出来的花瓶,少说,也有几十万几百万。这些花瓶,现在到那里去了?一个花瓶是不是有打破的可能?
吴有的,谁可以把它打破?
杨是呀,谁可以把它打破?我请问你。
吴花瓶的主人可以把它打破,该有花瓶的人可以把它打破。
杨你这就错了,该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破,因为他没有打破的机会。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擦花瓶是娘姨的职务,娘姨是代替主人做事。所以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好了,还要说什么?
吴胡说八道!
杨胡说八道?我还有话要说,你要听不要听?
吴我不要听!
杨你不要听?没有关系!我还是一样的要说。因为你刚才说了半天,你并没有征求我的同意,你说你在你的家里,有你说话的权利,现在我在我的家里,也有我说话的权利。刚才我说的是理,现在我还要说势,“理所当然势所必至”的势。刚才我听说,你已毫不客气的把李嫂的身上都搜过了。一个主人有没有搜查她雇佣的娘姨的身上的权利,这是一个极严重的法律问题,现在且不去说它,你搜查的结果,你发现了她身上只有三毛钱,对不对?现在你要她赔的不是三毛钱而是三块钱。这三块钱的巨大赔款你叫她从何而来?所以我劝你……
吴那不用你担心,你等着看好了。
成下棋,下棋。

(杨就此下台,回到象棋的战场,继续未完的棋局,太太也继续回到她未完的家事。少停,外边先传进一阵敲门的声音,接着走进一男一女,男的一望而知是一个警察,女的一手提了一个小包袱,从她的可怜神情,也不难猜出,她就是闯了祸的李嫂)

吴啊,警士!你来了,好得很,谢谢你!
警太太!
吴(放下工作,走到来人的近边,指着李嫂对警士)她是我雇用的一个娘姨,现在我把她回①了,她就要走。她今天早上把我的一只花瓶打破了,我的花瓶原来是一对,(说着,从茶几上将另一花瓶拿来做证)请你看一看,她打破了的那一只,同这一只一模一样。这一对花瓶,是我亲自在江西买的,江西是全国出最好瓷器的地方,你知道,原价六块钱国币一对,现在要到市上去买,十块钱一只也买不到。现在我要她照原价赔我三块钱国币,她自己也已经答应了赔我。她要我扣除她的工钱,可是她以前的工钱,我已经都给了她了。现在我不愿意再用她,因为——因为一对花瓶已经打碎了一只,这剩下的一只,我一时还不想把它打碎。(为谨慎起见,将一时不想打破的花瓶放还到原处)现在我先请问你,她打破了我的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
警是啦吗。
吴好,请你问问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应了愿意赔我?
警(认为用不着问)是啦吗。
吴请你问一问,她是不是答应了赔我三块钱?
警(向李嫂)你懂吗?你打碎了主人家的花瓶,太太要你赔她,赔三块钱国币,你听懂了没有?
李(低头无言)
吴好了。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的身上,她只有三毛钱。现在请你等一等,(向杨看了一眼,走进正房一会,提了一个小包袱走出向警士)这是她的铺盖。这条巷子的对面,就是一家当铺,我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那家当去,押三块钱交给我。
杨(从蒲团上跳起来)什么?你要押她的铺盖!
吴是的。
杨(走到吴的面前大有抢夺铺盖之势)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吴这是她的铺盖,不是你的铺盖,与你无关! (转向警士)警士,请你过来,我指给你看那一家当铺在那里。(向门走去)
杨(走去拦住去路)不行!
吴什么叫不行?这是不是你的东西?打破的是不是你的花瓶?我的事要你来管!——先生,请走开,让我走路!
成(走去把杨拉开)下棋,下棋,下棋,下棋,下棋,下棋。(吴太太、警察、李嫂同走出,杨回到蒲团上,气得说不出话来)
成(燃着一支香烟,也回到原来的位置,静默了一会)这盘棋大概是没有希望下完了罢? (无意的一人代表两方,进行未完的棋局)
杨(转过气来)唉,气人不气人?这样的蛮家伙①,见过没有?捶她一顿,出出气,赞成不赞成?
成(似乎经过了一番考虑)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大妙,可是我赞成给她一个教训。
杨这样的女人,除了拳头的教训,没有别的方法,我想给她几拳,打一个痛快再说。

(站了起来,好像真想预备动手的样子)

成(知道这不过只是说说,所以也就随便应应)不甚赞成。(又走了几着棋)

(杨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成一人着棋一会,吴从大门走进,面有余怒,进来后,即走进正屋,不久,警察走进,一手提了李嫂的铺盖,一手拿了三张纸币)

警太太!
吴(从屋内走出,看见纸币,同时也看见了铺盖)怎么了?
警这里是三块钱国币,交给你。(呈①上手中的纸币)
吴(收下应得的赔款)铺盖怎么了?
警是啦吗,当铺的少奶奶,给了三块钱,听说太太是外省人,她不要李嫂的铺盖。
吴(不甚中听,赶紧将警察向大门引去)对不住的很,对不住的很,谢谢你,谢谢你。(引着警士一同走出)
杨(向成)你说丢人罢?……这样的一个无耻的泼妇!
吴(走进,不幸的听到了对她的批评,向杨)什么?你讲什么?你骂人是不是? (向成)成先生,你听见的,他破口骂人……
成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留心到我四周围的环境。
吴(再转向杨,一逼)你以为我没有听见是不是?无耻,我请问你什么叫无耻?(得不到答复)无耻,是的,旁人的事,不用他管,他来多事,才是无耻。一个在背后骂人的人,才是无耻。——
杨(仍旧无言,一忍)
吴(再逼)——一个大学生,以为了不得,自己说话不通,还想来教训旁人,自己以为是受过高等教育,开口骂人!泼妇,请问什么叫做泼妇,那一个是泼妇,讲啊!
杨(欲言而止者再,再忍)
吴(三逼,转到杨的面前)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
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茶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抱在手中,走到吴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吴(血管暴涨,双手撑腰)你这怎么说!
杨(理缺词穷,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没得说。忽然灵犀①一点,恢复了面色,伸手从衣袋中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三块钱——国币!
吴(事出意外,一时想不出适合环境的言词。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
成(危险暴风波渡过,得到了这一场恶斗的结论)和棋。(收拾棋子)

——幕下

本剧通过抗战时期后方日常生活中的一桩小事、一场口角,建构了充满喜剧冲突的结构,这种结构充分体现了丁西林的艺术技巧。

剧中刻薄自私的吴太太是作者着意讽刺的对象。她因佣人李嫂失手打碎了她的一只花瓶,竟然叫警察拿李嫂的铺盖去当三块钱国币赔她。对大学生杨长雄,作者肯定、赞扬了他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但是,又俏皮地揶揄了他的书呆子气和斗争方式。另一个大学生成众在剧中台词很少,一共只有四处,但他成为剧中不可缺少的“纽带”人物。成了整个剧情发展的“标点符号”。因为他是作为一个与杨长雄对照的形象出现的,所以不仅杨长雄的某些心理活动通过和他的对话交代出来,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在他冷静幽默的性格对照下,把杨长雄见义勇为、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个性特点,强调得格外鲜明、可爱。而最妙的,是冲突结束时,他那一声“和棋”,又一针见血十分风趣地比喻了这副两败俱伤的喜剧性残局。

全剧情节发展一气呵成,跌宕有致。结构极为精致:它只是吴太太和杨长雄的性格的自然成就。吴太太采取攻势,是扳面子的因素在作祟,是理屈的表现。杨长雄是可爱的爱管闲事的性格。这种性格使不是他的事成了他的事,李嫂反而成为冲突引线和背景。作者在冲突的处理上采取“紧起”、“紧收”方式。此剧从一派争吵声中开始的,使得整个舞台从开幕的一刹那起就异常活跃。作者让吴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杨长雄一忍、再忍、三忍,空气异常紧张。最后以杨长雄打碎另一只花瓶后赔钱,在成众“和棋”声中,大幕落下。这种结尾,好似交响乐在最强烈的高潮时突然以千钧之力一下收住,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梦初醒。成众冒出的一句冷隽含蓄的幽默话,使观众紧张的心情顿然一释,禁不住越想越觉得好笑了。可戏的气势并未中断,在观众发笑的同时,又引起观众对美与丑的深思。

剧中一对花瓶是极其精巧的中心道具。两花瓶先后被打碎,李嫂打碎花瓶出于无心,而带来了赔款的悲惨遭遇;杨长雄砸碎花瓶却是有意,引起了喜剧的收场。这一构思大大加深了观众对悲喜交错剧情的理解。

该剧不仅具有强烈的动作性和讽刺意味,而且在语言上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幽默感。吴太太蛮横粗俗的泼妇骂街,杨长雄说理讲势的学生腔,交织成一首不和谐的都市爵士乐,这种环境、对象的差别一经对比强调出来,杨长雄这番“演讲”即被敷上了一层喜剧色彩。

注释

① 将(jiang)军:动词,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① 回:辞退;解雇。① 蛮家伙(man jia huo):方言,不通情理的人;不讲道理的人。① 呈(cheng):恭敬地送上去。①灵犀(ling xi):犀牛角。古代传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像一条线,直通两头,感应灵敏,所以称犀牛角为“灵犀”。唐代李商隐诗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心领神会,感情共鸣。这里的“忽然灵犀一点”,是说杨长雄忽然有所省悟,忽然有所发现。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阅读写作 > 文学精选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上一篇:《沈从文·丈夫》原文、赏析、鉴赏

下一篇:《三国六朝文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原文、赏析、鉴赏

猜你喜欢
  • 郑玉周鼠是什么意思
  • 狠狠词义,狠狠组词,狠狠造句
  • 《稍》字义,《稍》字的字形演变,小篆隶书楷书写法《稍》
  • 金娃娃
  • 夔(kui)一足是什么意思
  • 吹风的离合词含义解释,吹风的离合词用法
  • 生搬硬套的释义|结构|用法|造句
  • 张静雨《离歌》原创高中作文
  • 杨璨泽《路》叙事高中作文
  • 《情愿·宁愿》同义词与近义词
  • 《苏则的郝昭等的策略计谋》三国谋略智慧素材大全
  • 扬扬自得是什么意思
  • 情伤荀倩是什么意思
  • 《鸾鎞情牵两伉俪》爱情文学赏析
  • 《秋毫无犯》成语意思解释与出处|例句
  • 能言善辩的意思,能言善辩的近义词,反义词,造句
  • 《手稿 书稿》同义词与近义词
  • 成语《熊罴入梦》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 《蛇和农民》中学生现象与本质写作素材
  • 蛟龙终非池中物是什么意思
随机推荐
  • 《先秦文学·宋玉·风赋》原文、赏析...
  • 《三国六朝文学·江淹·别赋》原文、...
  • 《郭沫若·凤凰涅槃》原文、赏析、鉴赏
  • 《三国六朝文学·曹丕·典论·论文》...
  • 《清代文学·蒲松龄·促织》原文、赏...
  • 《柔石·二月(节选)》原文、赏析、鉴赏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原文、赏析...
  • 《三国六朝文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
  •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原文、赏析、鉴赏
  • 《沈从文·丈夫》原文、赏析、鉴赏
文章荟萃
  • 《先秦文学·宋玉·风赋》原文、赏析、鉴赏
  • 《曹禺·雷雨(节选)》原文、赏析、鉴赏
  • 《张爱玲·金锁记》原文、赏析、鉴赏
  • 《唐五代文学·陆龟蒙·野庙碑》原文、赏析、鉴赏
  • 《汉代文学·扬雄·都酒赋》原文、赏析、鉴赏
  • 《清代文学·龚自珍·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原文、赏析、鉴赏
  • 《四、小说·世说新语·过江诸人言语门》原文、赏析、鉴赏
  • 《明代文学·方孝孺·越巫》原文、赏析、鉴赏
  • 《三国六朝文学·曹植·赠白马王彪》原文、赏析、鉴赏
  • 《唐五代文学·王维·观猎[1]》原文、赏析、鉴赏
精选专题
  • 李煜诗词意象
  • 毛泽东诗词赏析
  • 苏轼诗集鉴赏
  • 爱国诗词集鉴赏
  • 朱自清散文赏析集
  • 写作能力
  • 标点符号
  • 人物素材
  • 古文知识
  • 小说素材
  • 现代文学
  • 写作名言
  • 名作简析
  • 作文精彩片段
  • 阅读方法
  • 词语词典
  • 作文技巧
  • 论据大全
  • 记事作文
  • 写景作文
  • 写人作文
  • 状物作文
  • 文学精选
  • 寓言赏析
  • 成语词典
  • 八字成语
  • 成语示例
  • 同义近义
  • 造句大全
  • 童话赏析
  • 初中生作文
  • 高中作文
  • 说文解字
  • 神话故事
  • 感恩故事
  • 哲理故事

诗人大全

李白 苏轼 白居易 陆游 王安石 杜甫 孟浩然 韦应物 范仲淹 孟郊 温庭筠 辛弃疾 杜审言 王勃 崔颢 王维 刘长卿 钱起 刘禹锡 元稹 杜牧 许浑 李商隐 林逋 王禹偁 晏殊 梅尧臣 欧阳修 黄庭坚 宋之问 王翰 王之涣 李清照 纳兰性德 陶渊明 李煜 韩愈 柳宗元 柳永 曹操 屈原 李贺 岑参 王昌龄 曹植 杨万里 秦观 晏几道 韦庄 周邦彦 虞世南 贾岛 颜真卿 李隆基 骆宾王 刘戬 李约 张继 岳飞 朱熹 唐寅 罗隐 高适 张九龄 马致远 陈子昂 胡曾 周昙 牟融 曹雪芹 范成大 贺铸 姜夔 卢纶 郑板桥 杜荀鹤 吴文英 龚自珍 周敦颐 姚合 贺知章 于谦 毛泽东 陆九渊 杜秋娘 杨慎 袁枚 祖咏 赵师秀 叶绍翁 王淇 张若虚 李颀 卢照邻 李瞡 蒋捷 李之仪 宋祁 冯延巳 陈与义 陈亮 张孝祥 张元干 刘过 晁补之 臧克家 金昌绪 刘方平 贾至 李益 张籍 张仲素 戴望舒 郭沫若 朱湘 席慕蓉 徐志摩 卞之琳 艾青 杨唤 刘大白 洛夫 冰心 冯雪峰 叶芝 纪弦 顾城 歌德 雷抒雁 普希金 陆龟蒙 韩偓 曾巩 晁端友 汪元量 陈沆 顾况 史达祖 袁去华 李端 司空曙 刘克庄 刘辰翁 蔡伸 元结 常建 谢灵运 文天祥 元好问 朱庆余 丘为 赵以夫 赵令畤 王建 汪曾祺 莫泊桑 冯唐 赵孟頫 王冕 苏彦文 刘希夷 贯云石 周文质 郑光祖 卓文君 徐再思 周德清 卢挚 刘时中 曹松 萧衍 张谓 程垓 曹冠 晁冲之 张耒 周紫芝 李曾伯 赵鼎 高观国 吴潜 张炎 戴复古 沈期 卢仝 叶梦得 刘仙伦 张旭 陈人杰 王沂孙 韩元吉 张先 林庚 严蕊 朱淑真 李涉 刘伶 姚燧 王实甫 司马光 班固 赵佶 黄巢 何逊 泰戈尔 郁达夫 王蒙 哈代 石川啄木 聂绀弩 柳亚子 沈从文 周作人 吴向东 林徽因 余秋雨 朔梅 许地山 白玮 老舍 朱正芳 刘绪贻 熊召政 王政佳 安庆恩 吴淮生 南怀瑾 傅斯年 梁漱溟 郑振铎 钱钟书 高启 陈师道 陈维崧 朱庆馀 张祜 张恨水 苏曼殊 莎士比亚

关于我们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学上最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诗词是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诗词之美,止于臻美。品诗文网旨在弘扬中华名族的诗词文化,传承我中华文明。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网站动态
提供 全唐诗库,全宋词库,诗词意象,诗集大全,诗词名句,辞章典故,诗人大全
CopyRight © 2016 品诗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34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