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终南望馀雪》原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5-04 21:19:26

祖咏《终南望馀雪》原文|赏析

终南阴岭秀②,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③,城中增暮寒④。

注释

①据说这是祖咏应试时的作品。唐代科举考试时写诗曾规定五言六韵十二句,但祖咏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了,有人问他为什么只写四句,他回答:“意尽。”(《唐诗纪事》卷二十)

②“终南”句: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望去,只能看到终南山的北麓,古人把山南称“阳”,山北称“阴”,所以这里说“终南阴岭秀”。

③林表:淋上。霁色:雪后晴光。

④“城中”句:城里傍晚寒意越发浓重。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试诗。标准的设立对于维护考试的公平性来说有它的理由,但就诗歌的写作来说,严苛的形式显然会束缚才性的自由表达。例如这首《终南望馀雪》,四句是一首余韵悠然的绝句,再勉强往下写,凑够十二句就会变成连这四句也淹没于其中的鸡肋。

清代的贺裳认为最后一句的“增”字用得不好,说“余雪”就是残雪,“不应雪残而寒始增”,不应该雪都快化了反而更冷。应当说贺裳是个既不知科学道理又没有生活经验的书呆子。从理论上来说,化雪的时候要吸收热量,所以气温会更低,这种常识经历过雪天的人都知道,也就是俗话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祖咏的这一句“城中增暮寒”,观察细腻,写出了雪后黄昏的寒意。祖咏跟王维是好朋友,所以他的诗更为人注意的似乎也是一些写景的作品。这些诗大多写得小巧细腻,又很凝炼精致。他的诗情调上比较低沉,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他不大有盛唐诗自然高朗的气韵,反而像中唐人萧瑟窘迫的味道,比如这首《终南望馀雪》,虽然也写到终南山的秀美和雪后的晴光,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城中增暮寒”的雪后黄昏萧瑟的寒意,写夕阳、写暮寒,这正是中唐诗人笔下常见的。当然,小巧精致的写景诗只是祖咏的一个方面,他也有表现盛唐人高朗气魄的,比如《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同样写到雪后的寒光,这首诗写的是月亮还没下去、曙色微露的清晨,但积雪映衬下的寒光,在“笳鼓喧喧”、“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的衬托下,共同营造出一片充满动感的雄奇壮丽的景色,体现出作者的一腔豪情。这类气格雄健的诗,固然典型地体现了盛唐气象,但应当说,它的艺术表现力却不如《终南望馀雪》,后者简洁而诗意浓郁。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祖咏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