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干《点绛唇·呈络滨筠溪二老》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8-30 15:19:59

张元干(1091~1170),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祖籍长乐(今属福建永泰)。坚决拥护李纲,为主战派官员,后来李纲被黜,张元干亦受牵连,降职南归。金人南渡后,他坚决抗金,誓不投降。胡铨因为上书主战而被罢,他作词送行,激怒了秦桧,被除去官职,落于狱中。善词,早年多婉丽清秀之作,靖康之变后,词风转为慷慨悲壮,激昂雄浑,多写故国之思。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点绛唇

呈络滨 、筠溪 二老。

【原文】

清夜沉沉,暗蛩 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注释】

①络滨:指富直柔,北宋宰相富弼的孙子,因忤逆秦桧而被免职。

②筠溪:指李弥逊,亦因反对秦桧而去职。

③暗蛩:蟋蟀鸣声幽咽。

【译文】

秋夜冷清,幽深凄迷。墙角下的蟋蟀不停地鸣叫,屋檐上时时滴下水花。靠近帘幕就会感到寒气逼人,香炉里发出轻盈的烟缕,袅袅直上,萦绕在屏风的一角。

真恨那些不肯传书的鸿雁,情意如秋云一样淡薄。书信难以传递,与故友无法联系,致使心生寂寞,先前约定之事也只能搁置。

【鉴赏】

词人晚年住在福州,常和富直柔、李弥逊等人交游唱和,诗酒言欢。这首词就是当时所作,抒发了寂寞之怀。

上片多写景,景中含情;下片多言情,暗含仕途的艰险和收复河山希望渺茫的遗恨。“清夜”两句,写清幽的深秋夜景,境界凄迷。“啼”字和“落”字,一个从听觉方面切入,一个从动作方面切入,可谓动静结合,趣味盎然。深秋之夜,如此美好,屋檐上雨水轻滴,草丛中蟋蟀啼鸣,这几句画面感极强,让人读之如临其境。“乍凉”二句,紧接上文,视角从室外转到室内,继续写秋夜之景。词人写景层次井然,融听觉、感觉、视觉于一处,把一幅清疏、静谧的秋景图描摹得细致入微,立体感十足,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下片“堪恨”二句,运用比喻手法,写自己一腔心事,无人可诉。古时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可在词人的眼里,飞鸿的情意淡薄如云,幻灭无常,这正是其可恨之处。这几句明写飞鸿无义,其实是暗写人世悲凉,意蕴颇深。“书难托”三句,紧接上文的“堪恨”,天上的飞鸿不愿传书,地上金人入侵,祖国沦丧,更是难以寄言,词人的一腔心事,竟是天上地下都难有着落,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啊!

这首词短小玲珑,含蓄蕴藉。全词情景交融,笔力深婉,以自己的孤寂,抒写山河收复无望的愁怨,意境幽深,耐人回味。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张元干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