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先生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1-03-25 11:04:50

忆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先生

曾圣提

1924年,我跟在泰戈尔先生访华回印的脚步后面,从中国汕头市去新加坡,去加尔各答,再到圣蒂尼克坦学村,投靠于他。

回首已过了半个世纪,当时我是初生之虎,现在已经繁霜满头了。

我于1980年11月挈眷由北京第三次访问印度,为研究圣雄甘地先生的生平奋斗史和印度被奴役的全部过程,计划撰写一本书,其内容始于1498年第一个白人——葡萄牙人伽马乘船东来(他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南方的加尼瓦),终于印度自由之后圣雄甘地翁在首都新德里遇刺殉国(1948年1月31日午后5时17分)。我打算用五年时间,来完成一部不离史实又不是史书的50万字的报告文学。我自1980年6月17日起,就已在瓦达小城郊区舍瓦阿须蓝——甘地先生最后的隐庐潜修落户了。

我现在写这篇回忆泰翁的杂记,是借以缅怀我与泰翁这段因缘的始末。

本文将特别提到诗人的爱国热情及与圣雄甘地先生的私交,这对了解泰翁也是不无帮助的。

我这次来印度,一年之间,已译写了三本关于泰翁的书:(1)泰戈尔著《我的童年》;(2)C.F.安德鲁斯著《泰戈尔的暮年(波罗大大)》;(3)泰戈尔著中篇小说Wreck,我译为《覆舟》,他人译为《沉船》。这些作品,已先后在马来西亚首都华文日报上连载刊出了。

一、泰翁的简历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罗宾德拉纳特是名,泰戈尔是姓)精通梵文,浸沉于古吠陀与薄伽梵哲学之间,其诗或天真烂漫,如小儿学语,或质朴率真,古貌古心。在他很年轻的时候,曾戏用一个印度中古诗人波奴沈哈的名字,模仿他的古朴笔法写成诗篇,在报上发表,伪称是在旧书堆里拾到的古人遗著,竟然使一个印度大学生引用这辑诗作,提出了自己的博士论文!

他的作品初稿大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然后将其中一部分自译为英文。除诗外,他还擅写剧本、散文、短篇及长篇小说。他既是剧作家又是名演员,既是音乐家又是画家。他身体强壮,善游泳,又曾请专人传授摔跤。他羡慕打家劫舍的印度强人会踩高跷,一步等于常人走十步,是马拉松疾走的先驱,所以在创办的国际大学早期的健身课程里就有高跷这一门。他在日本时又羡慕柔术,准备派女生去学习,说可借以自卫,不过没有见诸事实。

在圣蒂尼克坦学村的旁边,他又创办一个农业改良站,要改良印度农村的农事,站里面有两个美国的农业人才,他还派自己的儿子去美国的农业大学学习。

他热爱印度人民,人民也热爱他。他以前被尊称为古鲁第夫——师尊,晚年又被昵称为波罗大大——长兄。他身体不豫的时候,全国人民函电交驰,亲切慰候。

他是加尔各答大学的文学博士,193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使他成为驰名全世界的伟大诗人。

他1861年5月8日生于加尔各答市中心七堡路屋佐拉梭牁公馆, 1941年8月7日逝世于这个公馆。

二、祖孙三辈二三事

要说泰戈尔,得先谈他的家族。他的佐拉梭牁公馆是他的大学校。他的父亲、哥哥、嫂子是他的教师。奠定了这个家族的经济基础的,无疑是他的爷爷段拉干纳特。泰戈尔这个家族,从外地搬到加尔各答有好几辈了。当初他们从事搬运工作,以教名“达渠”为姓登记工作,这个名称在英语的讹误拼写,就变成“泰戈尔”了,泰戈尔的祖父段拉干纳特开始发迹,成为加尔各答的首富。他为人正直,慷慨好施,人有所求,他无不尽力接济,被人尊称为“王子”。他们的大庭院,三层楼的佐拉梭牁公馆,是在他手里建造的。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他的为人:有一个法官负债,去求段拉干纳特,段在法官走后,把债主唤来,如数把欠债还清,取回借据,把它交给法官,法官感激不尽,求他把借据自己留下,被段挥手拒绝了。

段“王子”虽然两次去英国,却没有沾染上一点西方习气,依然穿印度装,吃印度饭,热爱他的同胞。他后来在英国逝世。

泰戈尔的父亲,叫做第宛德拉纳特,善理财,把他父亲留下的产业,发扬光大起来,他如数还清父亲的欠债,连他父亲生前答应的一万卢比的医院捐款,也照付了。

他被人们尊称为马拉时——贤人,因为他很有学问。他有七男七女,泰戈尔排行第十四,是他最小的儿子。

因为他的学问渊博,又不缺金钱,全家都过着优裕的生活,能够从事多种文化学术活动。

三、泰翁的家庭大学

下面介绍泰戈尔家中最有影响的人:

大哥第仁德拉纳特是个大哲学家,他入定的时候,松鼠可以从树上下来在他身上自由地爬行,飞鸟可以落在他的肩上栖息。他也是个游泳家,泰戈尔得到他的传授,也成了游泳家,时常游过恒河。他还是有名的杂志《帕拉得》的主编。

二哥释修德拉纳特是第一个印度文官,家在英国。泰戈尔的英语很受他的影响,就是他首次把泰戈尔带到英国去的。

五哥育提粦德拉纳特,给泰戈尔的影响最大,他是音乐家,又是剧团领导人,他好狩猎,善骑劣马,曾跟泰戈尔一道去猎虎,用尖刀刺死一只斑斓猛虎。

五嫂德维,五哥的年轻妻子,喜音乐,最体贴泰戈尔。五嫂喜欢园艺,在她居住的平台上,种了成排的大盆棕榈树和许多花卉,把屋顶变成了花园。她还喜欢烹饪,能做很可口的肴馔,邀宴泰戈尔,并为洋娃娃结婚举行婚礼及婚宴。

当时印度的知识分子风气是注重英文,贬低本国文字,但是泰戈尔家族却倒转过来,孩子教育首先必须学习本国文字。他们有一个比方,说文化好像吃美味,第一口美味必须是本国的,这样才能把味道固定下来。

大哥虽然是个哲学家,却不断写诗,每成一章,就发下给家里人传读,开批评会,造成家庭的文学风气。五哥房间里有一架钢琴,他一坐下就几个小时地谱新歌。小罗比(泰戈尔的小名)陪着他,用琴音校准他的孟如拉文的读音。黄昏时候,五哥五嫂在平台上练歌,五哥拉小提琴,五嫂唱,小罗比也跟着唱。小罗比的记性好,歌子一听就记住,回到妈妈卧室时,唱给妈妈听,常让妈妈吓一跳。

泰戈尔有好几位家庭教师,各科都有,有一个摔跤家,也有英语教师。英文课的开头是生字,用黑体字排印,每字肩上标着重音的音标,好像士兵荷枪,小罗比看了就讨厌。

五哥喜欢戏剧,经常在家里排练,但不准小孩参加,小罗比只能在远远的晒台上窥探,只有一次,剧团在大院里彩排,小罗比被安排在哥哥们的身边,手里攥着一笔小钱,等候戏剧高潮的时候,往戏台上撒,使小罗比兴高采烈。

泰戈尔正式写诗在帕拉提杂志上发表时是16岁,正式上台当演员也是16岁,他长得俊,嗓子又好,很快就出了名。

他家有这样的学习环境,致使他讨厌学校喜欢家,他实际上只上了三年普通学校。去英国,也只上一年半,始终未受完学校教育。

四、小罗比小时候并不快乐

上面所述是他懂点事的时候,他幼年的生活并不快乐。他爸爸45岁时小罗比出世。他爸爸为了事业,长年不在家。日间小罗比交给仆役照看,仆人有时偷懒,在楼上窗下用粉笔画个大圈圈,嘱咐他坐在圈子里,告诉他那是一个魔术圈圈,圈子里安全,出圈危险,小罗比很信服,终日坐在圈子里看窗外的大榕树、窗底下的大水塘和远远的椰子树林,他还有个心爱的地方,就是老祖母的一乘久已弃置的八人抬的大轿子,油漆镂花非常漂亮,他悄悄地坐进去关上轿门,做他的旅游七道河、七重山和七重海的美梦。

稍微懂事的时候,他就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教师此去彼来,都是成年壮汉,健康得很。从来不请病假,小罗无可奈何,只得自己装病。他的母亲爱子心切,虽然明知是假装的。还是顺着他的意思,让老师回家。

后来,他的两个伙伴——比他大两岁的侄儿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哭着要跟他们一起上学。一个家庭老师说:“你不用哭着要上学,以后你会哭着吵着要退学呢。”可不是吗,学校到底不是他的好去处,他对学校没有感情,他害怕体罚,怕晒太阳、打戒方和站板凳。学校老师对他也没好感,因为他不是早退就是逃学,不到几个月他干脆退学了。

五、大自然帮了大忙

他会写诗,是十龄以前的事,他说写悲歌比写欢乐之歌更容易,但他实际上一点也不懂得悲是什么意思,他的父亲听了只微微一笑。他的教师们看了他的诗,说他是个小小文抄公,同学们却相信他的诗是“贼货”,使他受了莫大的委屈。

他约莫11岁时,父亲回家,忽然传他问话,他吓了一大跳,后来才知道贤明的父亲要带他去游览喜马拉雅山,受大自然的教育。这一去,脱开金锁走蛟龙,好像佐拉梭牁公馆是个监牢似的。他们先到代父亲买下来的圣蒂尼克坦这个小村,那时村小只有两棵大树和一所小房子,大片都是蔓草荒烟,但已使他惊为蓬莱仙境了,他们后来到了喜马拉雅山麓的达尔斯豪司住了四个月,那里有皑皑的插天大雪山,郁绿似海的雪松深谷,涓涓岩罅的冰泉,扎脸似刀的冰风,使他心灵苏醒,诗之门砉然洞开,他的父亲又投其所好,授以古诗人迦梨陀娑的梵文名著《云使》,古奥诗篇与眼前大自然融成一片,使人想起我国大块文章的作者太史公纵游天下名山巨川的嘉评了。

六、自己的小藏书楼

要是说佐拉梭牁公馆是他的大学校,喜马拉雅山的大自然更是他的启蒙老师,但到底是他的贤明父兄,因材施教,使他储存了大量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不过这里不评价他的诗作或小说,因为世上已有定论了。他的写作,印度本国有几十种文字的译本,世界上百余个国家也都有译本。光算这些原著和译本,就可以装满一个小藏书楼。我国20世纪20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文学研究会,在郑振铎先生和沈雁冰(茅盾)先生等人的主持下,泰戈尔的诗作如《飞鸟集》《采果集》《园丁集》《新月集》《吉檀迦利》(颂歌)等都有译本(以后我也见过一套精装全集)。我就是读了这些译本给迷住了,亲自去上海谒见郑、沈两先生,当时郑先生新婚,西装革覆,体型颀长,看去好像美国的林肯总统。沈先生灰布大褂,软底布鞋,有中国学者风度。沈先生专译俄国小说(所译的《灰色马》,当时尚未完稿)我当时怀里揣了一本未成熟的诗集,登门求教,十分招摇。但当时泰翁已访中国,径日本,去美国,回到印度了。我也于上海棋盘街一个小书店出版了我的诗集,也去印度了。我谢谢郑、沈两先生对我的影响,使我能与大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以及印度人民结下不解之缘。

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以后

他的诗作一生没有间断,他的成名诗作为《吉檀迦利》(颂歌),是20世纪初他的精神最不稳定的时候写的。当时,他的爱妻病故(1903),爱女夭亡,一个最亲爱的侄儿也在德国弃世,他的亲儿子所经营的事业也受挫折。他内外交困,形神十分沮丧,但这正应诗穷而后工的这句老话,他写成的这本《吉檀迦利》惊动了全世界。1912年,他第二次去伦敦时,世界闻名的爱尔兰大诗人懿斯做主席,举行了盛大的接待会,伦敦的大小诗人、思想家、文艺界人士几乎都出席了,主席台上则有萧伯纳、威尔斯、高尔斯华绥、曼殊斐儿等人。懿斯并为《吉檀迦利》写了一篇长长的序文。瑞士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来函索寄他的诗文剪件,一夜之间,他变成蜚誉世界的大诗人了。

八、旅游中国

此后,他漫游全世界,如美国、欧陆、波斯古国、伊拉克、古埃及和新兴岛国日本,都先后有他的足迹。他于1924年春3月1日专程访问中国的北京,他带了几位印度学者,从加尔各答出发,坐船经缅甸的仰光、马西亚的槟榔屿和吉隆坡(巴从)到了新加坡,由此改乘日本邮船,到中国的上海登陆。

当时中国革命中心力量在广州,孙中山先生的政府就在那里。孙先生派专使去上海邀他去广州,但泰戈尔计划的路程不经广州,是由新加坡到上海转日本去美国的,孙先生翌年逝世,致使亚洲两巨人缘悭一面。

当他到上海时,欢迎他的有二十五个联合团体,他为了要看核心的中国,特坐长江轮船到南京,在南京大学作讲演,后来他回忆长江夜航:他走出房舱,观着美丽的扬子江,只见两岸庐舍都已睡着,昏灯点点无精打采,宁谧峰峦也被薄雾蒙住了。如此静夜,一切都已熟睡,只有宵小之徒醒觉着,但当破晓之时,人们都醒过来,一切喧闹开始了,人们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他也在其中,“我希望,我祈求,真正的人类互助的早晨,一定会来到的。”

火车到了山东,一辆有警卫的花车来接。4月13日到达北京,车站上人山人海。街上结彩,地上撒了花瓣,依照中国欢迎嘉宾的老习惯,鞭炮之声此伏彼起,欢迎的热烈情形震惊了外国记者。

5月8日,中国主人为其庆祝生辰。9日,他在珠光大戏院发表演说,随后续讲了三天。

经过多天的应酬,他有点累了,医生劝他去西山胜地小作休憩。他去了一个星期回京时,又出席国际宗教学院的集会,并发表演说。20日离京去沪,由沪去东京转美国,同年7月21日回到印度。

九、诗人与圣雄的情谊

20世纪开头,英国分而治之的精灵复活,要分割孟加拉省。爱国的孟加拉人奋起反对,为之抛头颅,酒热血。泰翁是孟加拉人,他写了许多爱国诗篇反对分治。

泰翁对于反对英国、实行非暴力抵抗的领导人玛哈特玛·甘地翁是非常崇敬的。当甘地翁在南非洲反英的时候,他曾遣派老友英国人C.F.安特鲁先生去南非支援。1913年,甘地翁胜利回印度,他请甘地翁和徒众二百余人到他的圣蒂尼克坦学村居住,甘地翁建议生活自助,泰戈尔衷心赞同,一日之间,辞退学村里的全部仆役、厨夫三十余人。1924年我在圣蒂尼克坦时,亲眼看泰翁和甘地翁这二位巨人的会见。仪式简单而真挚。他派车去火车站迎客,自己很早就在村前鹄候。当甘地翁舍车步行,与教授和学生们嘻嘻哈哈来到村口的时候,身穿长袍的泰翁忙跑上前,把上身露出两根麦秆胳膊、下身也露着两根麦秆腿子的怪人甘地翁搂在怀里,一股互相崇敬的热流,触电似的通过大小两巨人的周身,两个脸庞登时都亮起来,他们相携进村,电流没有中断,两个脸庞还是金光回射,一直到了他俩把厅门掩上进行单独谈话的时候。我当时不相信我的眼睛,我居然有这一福分作为这两个巨人结盟的目击者。

1932年,为了抗议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分化印度社会选举的政策,甘地翁在浦那监牢中宣布绝食到死,泰翁打电报祝贺他愿意牺牲宝贵生命去反对暴政。甘地翁复信说,他正希望“师尊”给他这样的鼓励。到了后来,英首相认输,取消他的分选政策,甘地翁进食了,泰翁上监狱看他,跟甘地翁亲自唱了一段自己的诗:

当我的心如焦桐着火,

您似甘露泻下慈悲;

您的歌声震天撼地,

我的生命,当时失掉了光辉,

当工作的烦嚣到了顶点,

我被围困,从遥远到现地;

您带来了谦和、平安和宁谧。

我蜷蹲在街头,

跟卑贱之心在一起,

您打开了我的心扉,

款待我以君王大礼。

雾迷住了我的心力,

您,圣者,

清醒地,带来了,

——闪电,惊雷!

有一次泰翁正在庆祝他的七十大寿,自编戏剧,热闹非凡,忽然听见甘地翁被捕进监牢,他马上停止喜筵,取消了庆祝。

当英国军队大规模枪杀旁遮普省无辜居民的时候,他响应甘地翁的号召,把英政府颁给他的爵士勋章退了回去。

泰翁手创了国际大学,把所得诺贝尔奖金八千英镑交给它,又把他所能舍的家财交给它,它好像一个无底洞,没有填满的时候,泰翁只好时常携国际大学的剧团出去演出募款。有一次恰巧碰上甘地翁,甘地翁问他何故出来奔波,他具以实告。甘地翁又问,此行希望得到多少,他说,最好有七万卢比。甘地翁说,要求不高,您速回去,这事让我来办,结果泰翁果然如愿以偿。

最后一次是1940年2月17日,甘地翁和伽士达峇(甘地夫人)老两口去圣蒂尼克坦看望泰翁,在那里盘桓了两天,国际大学的各个部系,他们都去参观一遍,他们觉得泰翁的健康大不如前,临走的时候,老诗人给甘地翁一封亲启信,内容说道:“微沙帕拉提(即国际大学)像一艘运载我的生命之宝的小船,我希望能够得到国人的卫护,当他不在的时候,希望甘地翁会接他的手。”

甘地翁以后把这件事托给马拉甫胶蓝·阿则,此公以后任印度自由政府的教育部长时,便把国际大学收归国有作为中央大学之一,当时泰翁和甘地翁都不在人世了。

兹再介绍泰翁歌颂甘地翁的一首歌:

服从甘地马哈拉惹领导

咱们服从甘地马哈拉惹领导

一桩事咱们共同记牢:

咱们不拿穷人的钱揣进腰包,

咱们不向有钱人拜倒。

他们挺杖揎奉,豺叫狼嚎!

咱们列成行伍,一阵微笑,

他们只能吓唬小孩,让他们睡不着,

咱们一点不畏惧,别来这一套。

他的话,质朴,简单,

没有外交辞令,也不转弯抹角;

他领导咱们,从容地

来到地牢水窖。

不用手铐,不用脚镣,

坐牢不是污辱,

咱们决不潜逃,

何况咱们前额上,

印上了马哈拉惹的祝福。

十、诗人的容貌

泰戈尔长得很英俊,要是他真是女人,一定是天姿绝色。他小的时候,同学为之倾倒,主要是他的声如银铃,嗓音清脆,皮肤白皙,身段苗条,应答腼腆,性格内向,真好像是我国晋代的美男子、洛阳妇女们为之投果盈车的潘岳再世!

我是在1924年他63岁的时候见到他的,他访问中国刚回来,我刚到印度不久。一天黄昏我和他谈话,我当时不知道他的岁数,只见他皮肤白皙,鼻梁正直,大眼睛,双眼皮,灰白的卷发,差不多披到肩上,语音清脆,真的好似银铃,最惹人注目的是胸前的银髯,看上去像是一尊摆在几案上的太白金星象,或是神话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十一、尼雏隐庐

诗人有一座隐庐,全名叫做尼雏曼加拉,很特殊,是一座有趣的建筑物。中国乾隆年间,书画家郑板桥说,他的书斋,不必有门,因为没有东西可以被盗。现在泰翁的隐庐,更进步到前无门,后无墙,正座相当于一个舞台,是一个两丈见方的大厅,登堂要上四层台阶。后面无墙,也只有四层台阶,可以走下后花园。大厅的地板是暗红色的,台阶的颜色跟地板一样,最特别的是这个大厅毫无陈设。墙上也空无一物,真个是四壁萧然(事实上只有两堵墙)。大厅右侧靠台阶摆着一张大沙发,旁边靠着一张小几子,上面放着成叠的白稿纸,稿纸整齐地放在一个长方的铁丝盘子里。人夜间睡的房间在厅的左侧,是一大间有现代化卫生设备的房间,卧具铺在房间当中的地毯上,没有床,壁上好像有人像油画。

诗人大约未明即起,梳洗之后即在厅里的大沙发上坐地祈神,并在厅上进食、工作和冥想。他的自来水笔也很别致,是黑色的,用一根黑丝带挂在脖子上。

他的大厅可以临时改为舞台,他生日的时候,他的子孙后辈就利用这个舞台演出他编写的歌剧或话剧。台阶底下是客座,泰戈尔也就是座上贵客。歌剧的主角,通常是自己的孙女。

曾圣提,记者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泰戈尔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