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过岭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3:13:14

过岭二首

其一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1]。

平生不作兔三窟[2],今古何殊貉一丘[3]。

当日无人送临贺[4],至今有庙祀潮州[5]。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其二

七年来往[6]我何堪,又试曹溪[7]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8]。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9]。

谁遣[10]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sān sān)[11]。

【注释】

[1]“暂著”二句: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见钟仪,问人说:“戴南方帽子而被捆住的人是谁?”回答说:“楚国囚犯。”后因以南冠作囚犯的代称。柳宗元《六言》诗:“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苏轼反用柳宗元诗意。

[2]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善于避祸。

[3]貉:形似狐狸的动物。“一丘之貉”比喻都是坏人,没有区别。

[4]临贺:今广西贺县。《旧唐书·杨凭传》载,杨凭贬为临贺尉,没有亲友敢送行,仅徐晦至蓝田饯别。

[5]潮州:今属广东。韩愈贬官潮州,宋代潮人为立庙,苏轼为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6]七年来往: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贬官惠州途经大庾岭,至元符三年(1100)北归经此,已整整七年。

[7]曹溪:禅宗六祖慧能传道处,源出广东曲江县东南,西流入溱水。

[8]“梦里”二句:江南,指江南西路。大庾岭在南雄州和南安军交界处,过岭即为南安军,而南安军属江南西路。方回说:“此联甚佳,殊不以迁谪为意也。”(《瀛奎律髓》卷四十三)汪师韩说:“视迁谪犹醉里梦中,知其胸中别有澄定者在。”(《苏轼选评笺释》卷六)

[9]岚:山林中的雾气。

[10]谁遣:谁让。这里虽是疑问句,但实际意思是指苏轼的足步声惊起了山鸡。

[11]毵毵(sān sān):花枝细长的样子。苏轼北归时,士大夫都以为他将重新受重用,故纪晓岚认为最后两句“非写景”,有“不必相猜之意”。

【译文】

其一

暂戴囚犯的帽子,并未戴到死,冬去春来,我也随鸿雁北返。狡兔三窟,一辈子都学不会,小人当道,古今没有什么变换。杨凭贬官临贺,当时无人敢送,韩愈远谪潮阳,至今有庙祭奠。

西望剑门,故乡远在七千里外,乘兴一游,真要提举成都玉局观。

其二

七年远谪,怎能忍受这样的摧残,现在又来到曹溪,品尝一勺甘泉。三年的海外生活好像醉梦一般,酒醉未醒,不知不觉又回到江南。碧波冲足,空谷中荡起清脆的声响,雾气缭绕,浸湿了远行人的衣衫。我的足步声使山鸡受惊,突然飞起,岩花从细枝上纷纷坠落,像红色的雨点。

【解析】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五月大赦,苏轼被命移居濂州(今广西合浦)。九月改舒州(今安徽安庆)团练副使,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行至英州(今广东英德),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军任便居住。年底途经大庾岭,写了这两首。前首感叹古往今来都是直臣受害,小人当道,但历史自有公论;后首写自己不以南迁、北归为意,而小人却对自己的北归惊恐万状。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苏轼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