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赏析与注释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1-04-24 17:32:45

无题

君为塞上鸿[1],我是华亭鹤[2]。

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3]。

良讯东海[4]来,中有《游仙》作[5]。

劝我加餐饭[6],规我近绰约[7]。

炎蒸困羁旅[8],南海何辽索[9]。

上国[10]亦已芜,黄星向西落。[11]

青骊[12]逝千里,瞻乌止谁屋?[13]

江南春已晚[14],淑景[15]付冥莫。

建业[16]在何许?胡尘[17]纷漠漠。

佳人[18]不可期,皎月照罗幕[19]。

九关日已远,[20]肝胆竟谁托?[21]

愿得趋无生[22],长作投荒客[23」。

竦身上须弥[24],四顾无崖堮[25]。

我马已玄黄,[26]梵土仍寥廓[27]。

恒河[28]去不息,悲风振林薄[29]。

袖中有短书[30],思寄青飞雀[31]。

远行恋俦侣[32),此志常落拓[33]。

题解

此诗初刊于1910年12月《南社》第三集。1909年秋,曼殊自上海至印尼爪哇,任中华会馆的英文教员。

关于曼殊应邀赴南洋任教一事,其背景非常复杂。简括地说,主要缘于孙中山与陶成章因经费之事所发生的矛盾。孙中山一向主张在华南地区组织起义,起义经费基本取自南洋。而陶成章则主张“中央革命”,即在江浙或华北地区发动起义,以“袭取重镇”或“行团体暗杀以扰乱北京”。他提出在南洋筹款五万元以供光复会活动,因遭到孙中山的拒绝,遂联络南洋光复会会员李燮和等人在南洋重组光复会,另谋发展,并强调“以教育为根本”“即令目前无效果可以收得,日后学生长大,必有可望者”。由于当时爪哇华侨学校亟须英文教师,陶成章首先想到“极可靠之人”曼殊;而与光复会的关系一向良好的曼殊,此时正陷入同盟会对他百般误解的痛苦之中,再说此事又为光复会首领陶成章亲自力荐,故决定应邀前往。

又,由于奔波甚剧,曼殊一到爪哇就病倒了,1910年6月8日,曼殊驰函高天梅道:“衲行脚南方,药垆为伍,不觉逾岁。”在日与“药垆为伍”的寂处中,他收到未公(即章太炎)自日本寄来的“深于忧患”的新作,这种诗境在曼殊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读罢,曼殊不禁万绪悲凉!原拟与太炎先生联袂赴印度寻求佛法的夙愿已然落空,而劫难未已的祖国带给他的又是冰透骨髓的凛冽感受,身居绝岛,曼殊早就有着太多的话要倾诉,如今瑶章在前,曼殊禁不住伏枕写下这首奉答章太炎的和诗。此诗务求称其心之所欲言而发之,故情挚意殷,寄慨遥深,一种浓重的惆怅,一种砭骨的孤独感,构成了全诗那种空茫无寄却又不无萦系的复杂情调。从风调上看,颇似阮嗣宗的《咏怀》。

从具体写作时间上看,此诗当写于1910年夏季。是年6月23日,他自爪哇驰函高天梅、柳亚子,内云:“今去拙诗,尚祈斧政。”所谓“拙诗”即指此诗。

耶婆提——爪哇的旧称。章炳麟(1869—1936年),名绛,号太炎,字枚叔,在他学佛后又别号末底居士,人称未公。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国学大师。清末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加入同盟会,主编《民报》,昌言革命。曼殊1906年即与他结识,为曼殊的良师益友,章氏常为之诗文、译作作文字润色,并屡为其《梵文典》《曼殊画谱》作序。尽管如此,但曼殊对章氏在辛亥革命后的某些表现亦深为不满,如在袁世凯当国后,章氏仍就任东北筹边使之职等。1912年3月,曼殊在《答萧公书》中云:“此次过沪,与太炎未尝相遇。此公兴致不浅,知不慧进言之缘未至,故未造访,闻已北上矣。”

旷处士——黄侃(1886—1935年)字季刚,号运璧,别号病禅,旷处士。湖北蕲春人。16岁留学日本,受学章太炎称弟子,创古韵二十八部。又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回国,在汉口参与创办《大江报》并参加湖北的辛亥革命。1913年为赵秉钧所迫,出任直隶都督府秘书长,赵氏死后不复仕进。191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创办《国故》月刊。后在清华研究院、东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任教。又参加国学保存会、孝义会、思辨会。1935年在南京病逝。性狷介,恒与人忤,而词笔高简,著有《三礼通论》《文心雕龙札记》《量守居士词集、诗集》等。曼殊1909年在东京时曾跟他住在一起,以后时有来往。

至于章太炎的原诗,曼殊曾录入《燕子龛随笔》,内云:“余南巡爪哇岛二岁,茫茫大海,渺渺余怀,忽接太炎居士素书,兼其近作《秋夜》一章(即《秋夜与黄侃联句》,和《游仙与黄侃联句》,见《太炎文录》卷二),知居士深于忧患矣。诗曰:‘中原乱无象,披发入蛮夷。忍垢既三岁,裘葛从之移!秋风起初夕,大火忽流西。登楼望旧乡,天柱亦已颓。蠖诎徒为尔,重翼思于飞。谁言乐浪乐?四海无鸡栖。安得穷石君,弹石沧溟池。草木焦已黄,桂树犹萋萋。将非天帝醉,金版资东缇。夏氏竟何罪?种族将无遗!昔人瞻周道,中心犹憯凄。何况阻海波,咫尺不可跻。邦家既幅裂,文采复安施?先民固有作,终恐遭燔煨。鼠忧亦奚济,鱼烂曾有几?及尔同沉渊,又恐罹蛟螭。愿言息尘劳,无生以为师!'”

注释

[1]君——指章炳麟。塞上鸿——边塞上的鸿雁。因鸿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用以比喻远离家乡,行迹飘荡的人。按:那时章炳麟正在日本东京从事反满活动,这句暗答章诗前四句。

[2]华亭鹤——比喻行踪漂泊无定。华亭,即古华亭谷,三国吴封陆逊为华亭侯于此,陆机世居该地,后在蜀被陷伏诛,将死,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不久遇害军中。(见《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按:此处曼殊以陆机自比,谓境况困苦,不堪为状。1910年6月23日,曼殊自爪哇驰函奉答高天梅、柳亚子道:“我飘零绝岛,嗟夫!病骨还剩几朝?”

[3]春爵——谓春日饮酒。爵,古代饮酒所用的三足盛器。此指酒杯。语出鲍照《 拟行路难》:“春燕参差风欺梅,开炜对景弄春爵。”

[4]良讯——佳音。指章炳麟的来信。东海——指日本。

[5]《游仙》作——游仙诗一类的诗作,属古典诗词中的一类,以描述灵异境界以寄托个人情怀。此处大概《游仙与黄侃联句》,载《太炎文录》卷二。

[6]加餐饭——意谓保重身体。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7]绰约—— 姿态柔美轻盈之状。语出《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此借指美丽女子。

[8]炎蒸——指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羁旅——久困他乡。1910年6月23日,曼殊自爪哇驰函高天梅、柳亚子:“羁旅六月,……南洲暑湿。”

[9]南海——指爪哇等南洋地带。辽索——指环境荒凉空阔。

[10]上国——中国的古称。《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按:春秋时吴地尚为夷狄,故曰“荐食上国”。

[11]黄星——相传轩辕(黄帝)以土德称王,时有黄星出现,被视为祥瑞之象(见《拾遗记》)。此处作者隐忧于中国的沦亡,故云“向西落”。按:就在这年,革命军在广州起义失败,党人刺摄政王不成而被捕,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了朝鲜,设朝鲜总督。他眼看中国在内外交困的重压下濒临灭顶之灾,祖国很可能成为朝鲜之续,曼殊虽客居异邦,仍痛伤国运,故发出“向西落”的忧叹。

[12]青骊——毛色纯黑的马。语本古逸诗《骊驹》:“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此句意谓章炳麟等革命党人为避杀戮之祸纷纷逃亡国外。

[13]瞻乌止谁屋——语出《诗经·正月》:“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毛传:“富人之屋,乌所集也。”孔颖达疏:“视乌所止,当止于谁之屋乎?以兴视我民人所归,亦当归于谁之屋乎?”以上四句暗答章诗第九至第十二句。

[14]春已晚——春,在此有双关之意,既指节候,亦指当时的革命形势。

[15]淑景——美好的景色。曼殊1910年2月28日自日本答平智楚的信说:“武林春晴淑景”。

[16]建业——南京的旧称。南北朝时期,建业成为南方汉族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抗衡的政治中心。此句慨叹南北混战,国势阽危,连南北朝时期的建业那样一个中心都没有。

[17]胡尘——亦有多重指向,既指清族统治者,亦指帝国主义列强。

[18]佳人——指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

[19]罗幕——一种轻而薄的织物。语本《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此句承上句而来,意谓因“佳人不可期”而忧思重重,至不能寐。

[20]九关——天门九重。《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此处似指革命党人。按:刘师培自来东京后,公然藐视同盟会的组织纪律,另拉山头,专横跋扈。他所主办的《天义报》表面上虽也反清,但更多的却是宣传国粹,鼓吹“三代以上”社会理想的内容。至于他和章太炎的关系,更是由暗地作对发展到势不两立、形同水火的地步。对此,《民报》一班人早就对其愤愤不平。1909年8月,刘师培夫妇在清政府的诱胁下投降变节,充当两江总督端方的密探,出卖革命党人。而曼殊自从来到东京后,一直与刘师培夫妇交往密切,在一些革命党人的眼里,自然成了与刘师培同流合污的同党,其“革命和尚”的身价也因之大为跌落。由于章太炎对曼殊相知甚深,遇事总为曼殊开脱,这才使一些欲“鸣鼓而击之”的革命党人有所收敛,但也有人投函警告,限令离杭,曼殊遂赴上海以表清白。“九关”句系指此事而发。日以远——一天比一天距离远。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21]肝胆——比喻内发的真诚。竟谁托——意谓知音难觅。

[22]无生——佛教用语。即不生不灭,佛教最高的境界。王维《秋夜独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23]投荒客——此为作者自指,意谓自己不过是一个流落到荒远之地的行脚僧。

[24]竦身——即耸身,纵身上跳。须弥,意译“妙高”。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佛教以它为人们所住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回旋出没,三界诸天也依它层层建立,并称它的四方有东胜身、南赡部、西牛货、北俱卢四个洲。

[25]崖堮——山崖。

[26]我马已玄黄——语出《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此指疲惫。曹植《赠白马王彪》:“修坂造云日,我马以玄黄。”旧注:“马病则毛色玄黄。”后以玄黄为马患疾病的通称。

[27]梵土——佛教的发祥地,指印度。按:曼殊多次有赴印度的打算,如1907年3月,苏曼殊自日本驰函刘三,内云:“衲今后决意与太炎先生同谒梵土,但行期现在尚不能定。”同年11月又致信刘三云:“太炎有信来,命曼随行,南入印度,现路费未足,未能豫定行期。”1910年6月23日又复自爪哇答高天梅、柳亚子道:“瑛比来咯血之症复发,羁旅六月,已费去七百余金,故未能买舟赴印。”尽管如此,但因种种原因,终未果。寥廓——旷远空阔之貌。

[28]恒河——南亚的大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下游有广大的三角洲,水量充沛,流域内人口稠密,物产丰盛。常用作佛教圣地的代称。

[29]林薄——草木茂盛。

[30]短书——短信。

[31]青飞雀——即“青鸟”。原是神话中为王母传递消息的仙鸟。典出《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又《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以后因称传信使者为“青鸟”。

[32]俦侣——伴侣、朋辈。

[33]落拓——犹“落魄”,穷困失意。此处寓有所志不遂的怅恨。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苏曼殊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