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冷”读与“热”读均是阅读人生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1-01-05 11:49:49

钱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并不觉得看书的目的是为了写书评或者是为书作介绍,他们有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从容。这些人在看书的时候,总是会不慌不忙浏览,当他们看到精致的时候,就会随手在书的空白之处标注上几个字。相比较那些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而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读者,如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能够将钱先生读书的技巧合理运用的话,就能真正地进入一个智者的心灵之中,进入一个真正的人文世界。

钱先生是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他博览群书,但是却从没有被浩瀚书海淹没。不仅如此,钱先生还在书海之中懂得不断的汲取营养,用自己的精神铸造出了一座巍峨的文化昆仑。在钱先生看来,书本滋养了他的灵魂,只有人与书真正交融了,才能使他的人生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读书要讲究技法,在这一方面钱先生颇有心得。钱先生将自己读书的心得总结为两种,即“冷”读和“热”读。“热”读即快读,在这一点上,他与我国的古代诗人陶渊明不谋而合,陶渊明读书追求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快读就是这个意思。而“冷”读的解释则是慢读,要求一字一句,慢慢琢磨,用心读。读书有的时候并不局限于篇章和字句,我们需要用一双慧眼来挖掘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真正含义。只有明白了这亘古不变的道理,才能面对一个陡然开阔的文字世界。

钱先生对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这样解释的: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就像是杜甫《漫成》中“读书难字过”一样,而陶渊明的“疑义相与析”就好像杜甫《春日怀李白》的“重与细论文”一样。培根论读书时曾提到,“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意思就是读书应该有一定的方法,有陶渊明一样的略读,也要有杜甫一样的精读。

钱先生以杜诗注陶渊明不同的说法,以证文,行文之中风趣活泼,同时也似乎在传达着另外一种意思:“瞧!这些大诗人都是心心相通的!”

读书,其实是在读人生。书籍,其实是整个人类的记忆。人们尚在茹毛饮血的年代里,就已经懂得了结绳记事和以图记事。正是这种强烈的想要保留经验的愿望,让整个人类成了一个智慧的种族。文字出现了,书籍出现了,以文字所记载的事例便成为各种丰富经验的人生总结。

我们从小就开始识字,识字之后便是读书。倘若我们的世界里没有书的话,那么我们的头脑将会是一片空白。倘若我们从未读过书的话,可能如今还在混沌未开的世界里徘徊。读书,是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流淌在我们血液里。

在笔者看来钱先生所说的“冷”读和“热”读,其实都可以指导我们阅读人生。“热”读人生,不能马虎,要抓住人生的精髓和大意;“冷”读人生不能求快,要逐字逐句地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个点。“冷”读和“热”读并不是机械地阅读,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这两种“读”的方法运用得当的话,那么这样的人也是真正读懂人生的人。

关于“冷”和“热”,钱先生还曾经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他引用了一个关于英法两国人吃牛肉的例子进行了比较形象的说明,譬如说,法国人热吃冷牛肉,英国人冷吃热牛肉。法国人有激情,对面前的美味可以大快朵颐,吃得痛快淋漓。而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面对热气腾腾的牛肉,更要吃得慢条斯理,细细品味。倘若能够掌握了“冷”与“热”的秘诀,那么我们的人生视野就会变得越来越宽阔,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深度。

书本,并不是单纯的几页纸。通读书籍,更多的是通读一种人生。读书并非是简单的翻页动作,而是一种人生的阅读,我们在读人生,在读先辈的人生,在读作者的人生。每本书都有其精妙之处,每个人的人生也都应该有其精彩之处。当夜深人静之时,当白日的喧嚣嘈杂悠然退去之时,独坐在书桌之前,拾起一本书籍,慢慢地品味其中的韵味,这也是一种享受人生的姿态。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钱钟书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