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年表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09 09:20:12

郭沫若年表(1892—1978)

1892年

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乳名文豹,本名开贞,号尚武。

1897年

春,入家塾读书。

1906年

春,入乐山县高等小学。

1907年

春,因反对教师专制,被学校开除,经斡旋返校。同年夏升入乐山中学堂。

1909年

秋,因参加罢课,请求校方与当地政府交出惩办打伤同学的肇事者,被学校开除。

1910年

春,进省城成都,插入四川官立高等分设中学堂。同年冬,参加成都学界要求早开国会的罢课风潮。次年,回乡组织民团响应辛亥革命。

1912年

2月,受父母之命与张琼华结婚,5日后即离家返成都。

1914年

得长兄资助东渡日本留学,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郁达夫同学。

1915年

秋,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与成仿吾同学。

1916年

夏,与东京圣路加医院护士佐藤富子相识。同年冬,与佐藤富子在冈山结婚。开始新诗写作。

1918年

参加留日学生罢课,抵制签订“二十一条”。同年夏,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

1919年

夏,与留日同学响应五四运动,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作小说《牧羊哀话》。诗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震动中国诗坛。

1920年

与田汉、宗白华的通信辑为《三叶集》出版。

1921年

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6月,文学团体创造社在东京成立。第一部诗集《女神》问世。

1922年

《创造》季刊五一节创刊。译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1923年

春,自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随即回国从事文学活动,编辑出版创造社刊物。诗歌戏曲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

春,赴日本。在福冈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屠格涅夫长篇小说《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系统学习和了解。同年冬,归国调查江苏、浙江军阀战祸,作《水平线下》。

1925年

在上海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目睹五卅惨案实况,作二幕剧《聂耳》。《文学论集》出版。译爱尔兰约翰·沁孤戏曲集。发表组诗《瓶》。

1926年

3月,与郁达夫等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学长。结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创造社出版部成立。同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副主任等职。同年12月,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教官。

1927年

3月,在南昌朱德住处作《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叛变革命,被蒋介石政府通缉。同年7月,任第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同年8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起义部队总政治部主任。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潜回上海从事文艺活动。重译《浮士德》第一部。因患斑疹伤寒,错过乘船转移到苏联去的机会。

1928年

2月,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得内山完造帮助离沪,化名旅日,定居千叶县,行动受警方监视。

1929年

作自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译辛克莱长篇小说《屠场》。译德国米海里斯《美术考古发现史》。

1930年

论证中国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出版。译辛克莱长篇小说《煤油》。

1931年

作《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译俄国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英国威尔士《生命之科学》等。

1932年

作《金文丛考》《创造十年》。次年,作《卜辞通篡》《金文余释之余》《古代铭刻汇考》等。

1934年

作《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先秦天道观之演进》《屈原研究》。译《生命之科学》。辑译《日本短篇小说集》。

1936年

作历史小品数篇,辑为《豕蹄》。译日本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译德国席勒《华伦斯太》。

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只身归国参加抗战,在上海主办《救亡日报》,组织文化宣传队、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劳军。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战文化工作。作《殷契粹编》《创造十年续编》。

1938年

1月,与于立群结合,同由广州赴武汉,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同年10月,武汉失守,经长沙、桂林撤至重庆。

1939年

《石鼓文研究》出版。

1940年

4月,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延光四年汉墓。同年9月,辞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职务,抗议国民党政府强行改组政治部。同年11月,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组成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

1941年

11月,周恩来、于右任、冯玉祥等发起纪念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及50寿辰。编《五十年简谱》。改写《棠棣之花》。

1942年

作历史剧《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译歌德《赫曼与窦绿苔》。创办群益出版社,主编学术刊物《中原》。

1943年

作历史剧《南冠草》。

1944年

春,作《甲申三百年祭》,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

1945年

草拟《文化界时局进言》,呼吁民主政治。文化工作委员会遂被国民党政府解散。《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出版。同年夏,离重庆抵上海。赴南京参加国共和谈。《历史人物》出版。

1947年

译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编《少年时代》《革命春秋》《天地玄黄》等。冬,迁抵香港。

1948年

作《抗战回忆录》(后改名《洪波曲》)。同年年末,为出席新政协会议,赴东北解放区。

1949年

建国前夕,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0年

3月,当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理事长。

1951年

《海涛集》出版。

1952年

2月,《奴隶制时代》出版,论证中国奴隶制社会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同年10月,与宋庆龄、彭真等发起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在北京召开。

1953年

作《屈原赋今译》。当选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

1954年

作《管子集校》。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6年

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副主任、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主任。

1957年

17卷本《郭沫若文集》出版。

1958年

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9月—1978年6月

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1959年—1960年

创作历史剧《蔡文姬》与《武则天》。

1966年

郭沫若以毛泽东的诗友著称,高度赞颂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也曾赋诗赞美斯大林。郭沫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批判,很快就得到了特别保护。他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基本未受政治运动波及。

1966年

8月24日,参与挖掘定陵。

1971年

发表学术论著《李白杜甫》。

1976年

“四人帮”被逮捕之后,郭沫若立即赋一首《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抨击“四人帮”。

1978年

3月,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科学的春天》的书面报告,号召知识分子钻研学术,迎接“科学的春天”,引起与会人员强烈反响。

1978年

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根据其遗嘱,郭沫若的骨灰撒在山西昔阳县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郭沫若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