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原文、注释与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6-28 12:07:02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率领二千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农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为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当权者忌恨。罢职后闲居上饶近二十年。晚年朝廷情势危急又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词中深入反映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作品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是南宋爱国词中的领袖一代。《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多首,是唐宋词作家中存词最多的一个。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bdo)莲蓬。

【题解】《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个乐调命名,后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均用过此调。

【注释】1.茅檐:指茅屋。2.吴音:江西上饶古时是吴国领土,所以这一带方言为吴音。3.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4.媪:老妇的敬称。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6.织:编织。7.无赖:顽皮的意思。

【串译】用茅草盖的屋子房檐低矮,门前溪流岸边长满青草。不知是谁家的两位白发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相互对话取悦,语调柔媚亲昵。大儿子在河东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我最喜欢的顽皮小儿子卧在河边剥着莲蓬玩耍。

【赏读提示】作者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但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他多么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像《村居》中这户农家一样和睦安宁的生活,多么希望自己能重新披挂上阵、收复失地啊!然而等待他的依然是无奈,无奈之下只能将满腔热情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了。辛弃疾晚年隐居江西信州期间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词,这首词就是当时写的。此词全然不同于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完全就是一幅农村素描,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简直就是一张温馨和谐、安定祥和的乡村生活动态画卷:低小茅屋下,一对农家老翁老妪吴语软媚,闲话家常,三儿傍溪锄豆田、织鸡笼、剥莲蓬……五组镜头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一般的田园之作皆以“隐逸”为旨归,高则高矣,未免不觉可亲,而此词则贴近农家日常生活,温馨可爱,描写刻画生动传神、清新自然,又能捕捉细节,可见其灵魂之淳朴真率、襟怀之爽朗开阔。

诵读此词,用声用情皆须朴实,以“描写”的感觉自然道出乡村生活之恬然情趣。五组镜头如同一幅卷轴上的五幅小景,逐一将农家小院温馨恬适、安定祥和的动态画卷展现。但要注意其组装起来的整体性。

【断句顿挫建议】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推荐名句】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辛弃疾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