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游化感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8 13:03:35

游化感寺

【原文】

翡翠香烟合,琉璃宝地平①。龙宫连栋宇②,虎穴傍檐楹③。

谷静唯松响,山深无鸟声。琼峰当户拆④,金涧透林明。

郢路云端迥⑤,秦川雨外晴。雁王衔果献⑥,鹿女踏花行⑦。

抖擞辞贫里⑧,归依宿化城⑨。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

香饭青菰米⑩,嘉蔬绿笋茎。誓陪清梵末⑪,端坐学无生⑫。

【注释】

①琉璃: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宝石,色彩如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由于工艺复杂,数量稀少,在一定时期内,人们认为琉璃比玉器还要珍贵。在阿弥陀佛如来常驻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中有七种珍宝被合称为“七宝”。在佛经中,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但普遍都有琉璃。宝地:佛地。多指佛寺。

②龙宫:指佛寺。海龙王到灵鹫山,闻佛说法,心中欢喜,想请佛至大海龙宫供养。佛答应了他。海龙王即入大海化作大殿,佛与诸比丘菩萨共涉宝阶入龙宫,受诸龙供养,为说大法。后世据此佛经故事将龙宫作为佛寺的美称。连栋宇:一幢接一幢的房屋,形容房舍之多。

③檐楹: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④琼峰:形容山峰如玉石般美丽。拆:裂。

⑤郢(yǐng)路:通往楚国郢都的路。屈原《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后世用“郢路”形容重返国都之路。迥:远。

⑥雁王:领头的大雁,为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教徒认为,佛陀可以不同的形象,来人间帮助人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玄秘事宜。

⑦鹿女:佛经中所说的仙女。《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记载,有婆罗门住在仙山,在仙石上方便,后来有精气,被路过此地的雌鹿舔到而怀孕。当雌鹿将要生产的时候,来到仙人这里生了一个端正殊妙的女孩,只有脚像鹿一样,婆罗门把她养大取之养育长成。这个女孩足迹所到之处,都会生出莲花来。

⑧抖擞:梵语中头陀的意译,即去掉尘垢烦恼。

⑨归依:皈依,信奉之意。化城: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众生畏难,先说小乘涅槃,犹如化城,众生中途暂以止息,进而求取真正佛果(《法华经·化城喻品》)。

⑩青菰(gū)米: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可作蔬菜。其实如米,称雕胡米,可用来做饭,古以为六谷之一。

⑪清梵;形容和尚诵经之声。此处借指和尚。

⑫无生:佛教语。谓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译文】

翡翠似的山色叠重香炉的烟色,琉璃瓦装饰的佛地平正方大。佛寺中房舍连绵,山虎的洞穴临着屋檐。山谷里静悄悄的唯有松树的声音,山林茂密得听不到鸟声。如玉石般的山峰当窗对耸,映射着金色阳光的水涧透过林层闪烁光芒。通往国都的路在遥远的云端,秦岭山阴面的雨外天气晴朗。幻化成雁王的佛祖来享用果品祭献,鹿女踏着花在此间行走。去掉尘垢的烦恼辞别贫困的乡里,皈依佛教修习小乘境界。野蕨菜绕着篱笆生长,空旷的官舍中山樱花绽放。用青菰米做了香喷喷的饭,配着绿笋这样嘉美的蔬菜。发誓陪着诵经的僧侣,正坐着学习佛法的奥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雕琢的笔法写出化感寺的华丽、庄严、宁静的特点,敷陈描写比较复杂。古代的寺院、楼阁等名胜之处,会邀请文人墨客吟诗题词,以增添盛景。在现代,人们依旧沿袭着这种做法。王维不像为一己述怀而作,而应该是一首专为化感寺所题的诗。王维晚年热衷于颂禅,对于佛教有着真实的敬意,所以颇为用心地为化感寺题诗。此诗首联突出“宝地”,写出化感寺的繁华兴盛。“龙宫连栋宇”突出化感寺的气派之大,“虎穴傍檐楹”以“虎穴”之词将气派、华丽的寺庙重新代入山色之中。第三联极写寺院环境清幽,第四联赞美寺院山色绮丽奇幻。“郢路”“云端”“秦川”“雨外”既将读者引入开阔缥缈的山云,也将诗笔过渡到下文对神迹的想象描写中:佛以雁王之相献身,神女在山谷间自在穿梭。这些神迹的出现,在上文中已有所伏笔:“金涧透林明”,所透的金光,是阳光还是佛光?神迹的出现,坚定了诗人去除尘垢、皈依佛祖的信念。诗人简居素食,诵偈学经,希望在佛经中,寻找到安静无纷扰的理想世界。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王维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