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咏贫士七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1:32:01

咏贫士七首

其一

【原文】

万族[1]各有托[2],孤云独无依。暧暧[3]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4],众鸟相与飞[5]。迟迟出林翮[6],未夕复来归[7]。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8]何所悲!

【注释】

[1]万族:万物。

[2]托:依靠。

[3]暧(ài)暧:昏昧的样子。《楚辞·离骚》:“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4]此句喻刘裕改朝换代。

[5]此句喻众臣逢迎刘裕的朝廷。

[6]翮:鸟翅,代指鸟。

[7]此句隐喻自己从彭泽令归隐。

[8]已矣:罢了。《楚辞·离骚》:“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

【译文】

万物有着它们的依止,唯有天上的孤云杳无所依。云影黯淡在虚空中幻灭,什么时候重现往日的光辉?朝霞挥散了夜里的雾,一群鸟儿结伴飞翔。这只鸟儿很晚才出树林,不到黄昏又飞了回来。量力而行地遵照原路返回,哪能不挨饿受冻?如今连一个知音都没有,唉,又何必伤悲!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为贫士的境遇。尽管政局因刘裕的去世而再度动荡,但刘宋已然建立。作者选择自动边缘化远离政治旋涡,但似乎又心有不甘,于是,选择了他一向自况的飞鸟,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本诗分为三部分: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诗人借景抒怀,没有一字写“我”,却处处是“我”。“独”道尽了作者孤苦无依的状态,不仅仅是面对政局的茕茕孑立,也有面对生命的茫然无措。所以有“何时见馀晖”的哀叹。虽有“何时”二字,但诗人并不是发问,而是感慨。这样更见其绝望。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一方面表达了自己与政治上的“群鸟”的对比,另一方面也叙述了自己年岁已老,孤苦无着,而很多生命是新生的,与之形成对比。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落。此时的陶渊明“寒与饥”是生活的常态了,但他悲叹的是“知音苟不存”。

人活着是需要物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如果只为解决寒与饥而活着,那人就只能是走兽一类的生物,永不能抬起高贵的头颅。后人敬慕陶渊明,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无论如何,贫贱时还是为官时,他都坚定地选择了精神而非物质。虽然在世俗的眼里他混得挺惨,但在内心世界里,无数的人敬仰他,羡慕他这样一位贫士。

全诗融情于景,有着深沉的言外之意。

其二

【原文】

凄厉岁云暮,拥褐[1]曝[2]前轩。南圃[3]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4],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5]不遑研。闲居非陈厄[6],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注释】

[1]褐:粗布衣。《老子》:“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2]曝:晒。

[3]圃:菜园子。

[4]沥:滴。

[5]昃(zè):傍晚。

[6]陈厄:陈蔡之厄。

【译文】

寒风凄厉一年将尽,穿着粗布衣在前廊晒暖。南边的菜园已经没有绿叶,而枯萎的枝条又遍布北园。将壶倒过来也没有一滴剩下的酒,看看灶炉也不见一点炊烟。座内座外塞满了书籍,傍晚时分也无心去研读。我闲居乡里,比起困于陈蔡之间的孔子要好许多,也不免听到抱怨的语言。什么能宽慰我的襟怀?还需要先贤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也是情景交融。“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交代了背景环境——已到岁暮,可想天气寒冷,这对贫病交加的老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所以只能穿着粗布衣服晒太阳。诗人全然没有“士”的外在了,他彻底成为了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一个看似可怜其实可敬的老人。

我国古代社会大多时候处于农耕文明,农业成为经济主导体,而统治者也认为农民最利于统治,他们靠天,靠勤劳吃饭,没有太多的权利欲望,所以农民的社会地位并不特别低。晋朝是中国门阀制度最黑暗的时期,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激烈,权力和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贵族手里,普通人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加上连年战争,百姓食不果腹,无法安居乐业。像陶渊明身为“先贤之后、士人子孙”,哪怕是庶出,毕竟是特权阶层,能够主动选择放弃特权身份,在时人眼里“自甘堕落”,并且活到“乞食”的囧地,而能一直守着本心,不去蝇营狗苟追名逐利,这就是后人推崇他的原因。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交代了冬天对草木的影响,同时也是自己对于生命的冬天的感受。“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正式过渡到自身穷窘交加的状态,并无心读书。结尾处“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诗人联想到了孔子的陈蔡之厄,表达了来自儒家先贤对自身的勉励,其中不见悲喜,不见抱怨和庆幸,我们看到的是诗人的坦然平和的平静。

这个世界,有能力有信心的人才有底气祝福或以平常心淡然看待别人;有胸怀的善良的人,才可能原谅别人,正视自己。不敢说此时的陶渊明大彻大悟,但至少他是通透的。

其三

【原文】

荣叟老带索[1],欣然方弹琴[2]。原生纳决履[3],清歌畅商音[4]。重华[5]去我久,贫士世相寻[6]。弊襟不掩肘,藜[7]羹常乏斟[8]。岂忘袭[9]轻裘[10]?苟得非所钦[11]。赐[12]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

【注释】

[1]荣生:指荣启期。

[2]欣然方弹琴:《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荣载歌载舞,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3]原生:原宪,一说宋人,一说鲁人,孔子弟子。因贫困而只穿破旧的鞋子。

[4]商音:《诗经》中的《商颂》。传说原宪与子贡交谈后,歌商音而归。此处亦指贫贱不能移的生活态度。

[5]重华:舜帝。

[6]寻:相继不断。

[7]藜(lí):植物,叶与茎可食。

[8]斟:《吕氏春秋》:“糁作斟。”斟可视为糁(shēn)的通假字。糁:米羹。

[9]袭:披。

[10]裘:泛指皮毛制成的衣服。

[11]钦:仰慕。

[12]赐:子贡。

【译文】

荣公年纪很大却依然用绳子做腰带,并且快快乐乐地弹着琴。原宪穿着破旧的鞋子,仍然清亮地唱着《商颂》中的歌曲。舜帝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了,但历朝历代都有着安于清贫的生命。衣襟已破,盖不住胳膊肘,野菜汤找不到几粒米糁。不是不知道轻裘的温暖,只是苟且获得会被众人所鄙视。子贡徒然能言善辩,却也不了解我的内心。

【赏析】

如题解所言,组诗中贫贱不移的精神贯穿始终。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荣启期、原宪和舜帝这些圣贤之人都是儒家的骄傲。他们在荣辱面前坦然自若,甚至载歌载舞的传说,让人联想起孔子赞美的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想到《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他们都能坚守本心,不改初衷,“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种思想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命脉,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一生践行的思想准则。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描写了自己贫贱不移的具体状态。破衣粗食有时是高贵的东西,轻裘肥马有时是无耻的证据。君子不是爱贫贱而不会享受,是历尽繁华却愿意为了坚守一点心火,而操起最平凡的营生,过最艰难的日子,绝不贱卖自己的灵魂。

“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的“子贡”之流的不屑与自己对清贫的恪守。在意否?随它去也。

全诗由人及己,表达了陶渊明“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信念。

其四

【原文】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1]。好爵吾不荣[2],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3]仍不周。岂不知其极[4]?非道故无忧[5]。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6]。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7]?

【注释】

[1]黔娄:春秋时人,一说齐人,一说鲁人。

[2]好(hǎo)爵吾不荣:我不以当了高官为荣(我以当了高官为耻)。

[3]弊服:破衣服。

[4]极:极度贫困的状态。

[5]此句意为“贫穷不是道德所考虑的”,化用《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

[6]斯俦:指像黔娄那样安贫乐道的人。

[7]化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能安贫乐道恪守贫贱的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位黔娄。高官厚禄他并不引以为荣,而丰厚的馈赠他也不曾接受。一旦他的生命已然结束,破衣服仍然不周全。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已经穷到极点?只是他懂得贫穷不足以妨碍他追求大道。自黔娄的时代千年以降,我没有见到这样的生命。早上能真正体会到仁义的境界,哪怕是晚上死去都无他求!

【赏析】

本诗专门歌颂了黔娄及黔娄式安贫守道的人物。黔娄,战国时的隐士。齐、鲁的国君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家中甚贫,死时衾不蔽体。(刘向《列女传》、皇甫谧《高士传》)。“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这两句描写了黔娄生前的境况,不追求高官厚禄,而只是对于大道或真理的孜孜以求。《高士传》说:黔娄“修身清洁,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欲以为相,辞不受。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揭示了他缘何恪守贫贱,因为比之于名爵显禄,大道更为重要,“朝闻道,夕死可矣”。为了真理就连生命也可以舍弃。《列女传·黔娄妻传》:黔娄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塈席槁,组袍不表。覆以布被,手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唐朝元稹也有“自嫁黔娄百事乖”(《遣悲怀三首·其一》),“黔娄别久案常贫”(顾况《赠朱放》)的诗句。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他这样的生命世间少有:可以追求富贵,却追寻更重要的大道。这两句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表示安贫守道的决心至死不渝。

本诗铿锵有力,借黔娄的事迹言明自己的志向,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一个儒者的风范。

其五

【原文】

袁安[1]困积雪,邈然[2]不可干。阮公[3]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刍藁[4]有常温,采莒[5]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6]。至德[7]冠邦闾[8],清节[9]映西关[10]。

【注释】

[1]袁安:东汉明帝时名臣,少有清正之名。《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馀,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2]邈然:远貌,引申为品行高远。

[3]阮公:生平事迹不详。

[4]刍藁(gǎo):禾草。本句意为睡于禾草之上。

[5]莒(jǔ):野菜。

[6]戚颜:忧愁貌。

[7]至德:《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这里赞颂袁安。

[8]闾:邻里。

[9]清节:清高的节气。

[10]西关:或为阮公居所。

【译文】

袁安曾困于积雪之中,却品行高洁不愿给人添麻烦。阮公看见有人向他行贿,当天就辞官不干。铺上干草也能维持温暖,采点野菜也足以充当早餐。难道说这种生活并不辛苦?我所害怕的并非饥馑与寒冷。贫穷与富有在心中交战,大道胜利便没有忧虑。袁安的德行冠绝邻里,而阮公清高的节气照耀着西关。

【赏析】

本诗起始四句,两位“贫而不怨”的高洁之士袁安与阮公,都拥有清尚廉洁、安贫守道的高贵节操,他们是陶渊明的楷模。袁、阮二典分启寒饥二端,从不同角度切合诗人。陶潜晚年饥卧数日,江州刺史檀道济使人以酒肉馈之,诗人麾而去之,此事虽与作诗之时间先后难以确定,但可以看出陶潜晚年虽病而不轻易求人,特别是假名利场中人援手的品格。

自曹植等建安诗人起,就十分重视诗的起句,有“工于发端”之称。此诗体现了这一特点,以袁安典居前,积雪映高士,又继以“邈然不可干”,一种穷且益坚,睥睨世俗的傲兀意态,即轩昂纸上,使起笔即有高扬之势。

“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描述了作者当时的生活与心态,其中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间两句则是不畏贫病而追求大道的心态。后两句则再度体现了“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的精神。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是对于上文袁安与阮公的呼应。

全诗过渡自然,首尾相应。我们要注意,作者并非出于对贫穷的赞美写下的这首诗,如诗中所言,“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无论贫穷抑或富有,只要合乎大道就可以。孔子就在《论语》中多次提及财富,诸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等,但孔子也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话都表明了孔子与陶渊明对于财富的态度,于他们而言,大道(而非财富)才是第一位的。

其六

【原文】

仲蔚[1]爱穷居,绕宅生蒿蓬[2]。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3]。此士[4]胡独然?寔[5]由罕所同。介[6]焉安其业[7],所乐非穷通。人事固以拙[8],聊[9]得长相从。

【注释】

[1]仲蔚(wèi):张仲蔚,东汉人。《高士传》:“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

[2]蒿(hāo)蓬:野草。

[3]刘龚:字孟公。

[4]此士:指张仲蔚。

[5]寔:通“实”。

[6]介:耿直。

[7]业:指稼穑之事。

[8]人事:官场中的应酬。拙:笨拙。

[9]聊:姑且。

【译文】

张仲蔚喜欢穷居陋巷,野草环绕在他的茅庐周围。道路被遮蔽断绝了和世间的往来,他作诗颇为工整大气。世间中无人知道他的这个特点,只有刘龚知晓他。张仲蔚为什么一个人独来独往?是因为他特立独行而不苟合世间。耿介不群而安于自己的本业,他的追求无关自己贫困抑或通达。我本来就拙于官场的应对,姑且长久地追寻他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重点歌颂了陶渊明心目中的高士张仲蔚。这两个生命的生命轨迹几乎一致,所以陶渊明愿以其为榜样,一如后世范文正公赞叹严光严子陵的话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对于张仲蔚这样的生命,陶渊明也“聊得长相从”。

前六句交代了张仲蔚怀高远之志,而无人能识,只有刘龚识其才华,笔者想到了伯牙子期、管仲叔牙相知的故事,结合作者本人,他晚年的知音应该是颜延之,后者曾与他多次相互馈赠——颜延之多次给予陶渊明物质上的帮助,而陶渊明则以身表法地展现出一个贫士“贫而不怨”的气节与格局,并以此感染颜延之。

下面六句主要借张仲蔚表达自己的志向。具体地讲,七八两句(“此士胡独然?寔由罕所同”)貌似同语反复,实际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参见《木兰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借张仲蔚以描写自己高远的品格。既然无法融入世间,干脆就效仿先贤做一个隐士。

结尾的两句让笔者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尾:“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两者虽然异代,但曲高和寡的心境是一致的。而考虑到陶渊明于次年病逝,这种感情在陶渊明心中应该已经升华成为一种信仰。

其七

【原文】

昔有黄子廉[1],弹冠[2]佐名州。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3]。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惠孙一晤[4]叹,腆[5]赠竟莫酬。谁云固穷难,邈[6]哉此前修[7]。

【注释】

[1]黄子廉:《三国志·黄盖传》:“黄盖乃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或为黄盖先祖。

[2]弹冠:上任。

[3]俦(chóu):并列,是句犹言其贫寒无人可与之匹配。

[4]晤:得知详情。

[5]腆:丰厚的。

[6]邈:时间上的遥远。

[7]前修:《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是句意为以先贤为榜样。

【译文】

从前有一位黄子廉,出仕就在大州担任要职。一旦辞官不做,贫寒得难以想象。遇到饥荒之年,仁厚的妻子向他哭诉:大丈夫虽然志在四海,却不能不为子女做打算。惠孙知道了这一事情,喟然长叹,拒绝了丰厚的馈赠。谁说君子固穷是一件艰难的事?以遥远的先贤为榜样就足够了。

【赏析】

这首诗重点介绍了名士黄子廉,称扬其不为儿女之忧而改变固穷守节的志向。《三国志·黄盖传》注引《吴书》说:“黄盖乃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

前四句交代了黄子廉的仕宦与归隐,对应于陶氏本人的辞官,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间四句写出在饥荒年间,黄子廉的妻子对于他的恳求。或许陶渊明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下面两句谈及另一位名士,惠孙。时为荒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哪怕是自己双手赚取的财富,在惠孙看来都是不义之财。最后两句点出作者咏贫士的理由与底气,即孔子的“君子固穷”和伯夷、叔齐等圣贤之人所做出的表率。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陶渊明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