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3:29:18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其一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1]余春。

其二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释】

[1]殿:余留。

【译文】

其一

雨后的浮萍,又铺成一片绿锦,蛙声便充满四邻。海棠花凋谢了,梦一般无踪无痕;梅子倒熟了,还可以尝尝鲜。拄杖横在肩,挑着瓜菜很轻闲;秋千悬在寂静里,秋千在,人不见。

难得牡丹殷勤意,独自默默地开着,送别残余的春天。

其二

四望亭早就废弃了,再没有人来这游赏,只有亭下养鱼塘。暮色从天外潜进千山万壑,春风柔静地吹送百草的清香。市桥人去后,寂寂无声响,独有古寺的竹树,黄昏里自苍苍。何处飞来鹳鹤,声声哀号满天地,送别沉沉的夕阳。

【解析】

这首诗苏轼写于元丰三年(1082)初到黄州的春末。作为经历了“乌台诗案”的逐臣(实为犯官),苏轼惊魂未定,心灰意冷,杜门闭口,常常独自钓鱼采药以自娱。本诗便是这种生活与心境的写照。

两诗都是以景写情、寓情于景的含蓄丰韵之作。诗人的耳目所及,虽有雨后浮萍、蛙声四唱、梅子青青、春风百草的暮春景象,但两首诗的意境都是寂寥、冷落的,与诗中“海棠真一梦”的情调相呼应。苏轼在黄州的诗词中多次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确有他人生经历的切实感受。“拄杖闲挑菜”“独自殿余春”,形似闲适,自有一种沉重与惆怅。第二首的高亭见废、暮色初临、市桥人散、古寺竹木都给人以冷落、萧然的感觉,至于鹳鹤哀号、夕阳西下更显得凄厉、悲凉,确是苏轼贬谪在寂寞江城,欲言不能、哀号无告的真实写照。两首诗含蕴丰满,不露不张,颇有杜甫沉郁苍凉的特色。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苏轼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