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3:13:06

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

密州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1]。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注释】

[1]微行:微服出行。

【译文】

密州寄益守冯当世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汉水,江水澄碧,风清月朗。我就觉得秋风送爽,正好圆梦好还乡。幸亏你在西南布防,筑起长城坚如铁壁铜墙。虽说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的不过三人,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切莫辜负花溪好风景,你尽可以游赏寄兴;成都的药市买卖好兴隆,何妨逛逛药市,微服出行。探问一下昔日当垆的卓文君,而今还在吗?有了你的游赏,那里的名胜才不至于虚有其名。我想,唱着王褒所作的赞美新曲,你心中该别有一番喜庆与豪情。

【解析】

这是一首祝捷词。全词洋溢着轻松愉悦的喜庆气氛,富有四川地方山水风物的乡土色彩,读来耳目一新,是传统婉约词中罕见的。

这首词写于熙宁九年(1076)秋。当时四川的益州太守冯京(字当世)平定了茂州的叛乱。四川是苏轼的家乡,苏轼闻讯后自然格外欣悦,便写此篇寄赠。苏轼的词作,总能用他独到的视角、富有意的物象、贴切的故事、合理而鲜活的想象,行云流水般地抒写他的情思,感染着、感动着读者。“岷峨凄怆”“江汉澄清”,二句语音双关,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这首词没有正面铺写平乱事件,而是以平乱前后山容水色的变化作为象征,赞扬冯京平乱安民的功勋。“长城”的典故源于唐朝名将李勣守并州,在长达十六年中,突厥兵不敢南下,唐太宗称他为“长城”,这里借以称颂冯京。“东府”,指冯京于熙宁三年(1070)时任参知政事的政事堂,当时只有宰相、参知政事共三人。“西山八国”借用唐朝剑南的八个少数民族部落,这里泛指茂州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下片笔意轻转,别有一番情趣——关切地劝说冯京功成之后游赏乡景,借以渲染平乱后的安定祥和景象,也表示了对太守的美好祝愿。“当垆人”,指西汉时的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的典故。子渊,汉代王褒的字,曾为益州(今川黔地区)刺史王襄作歌,这里以王襄喻冯京,以示赞誉。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苏轼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