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求贤令》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1:56:43

求贤令

建安十五年

【题解】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下了《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

【原文】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①,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②!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③,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④。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⑤。”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⑥!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⑦?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⑧?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⑨,唯才是举⑩,吾得而用之。(《魏志·武帝纪》)

【注释】

①受命,中兴:受命,古时帝王托神权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中兴:由衰落而重新兴盛。

②曷(hé)尝:哪有。

③曾不出闾巷:曾,往往。闾巷: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里”,里门叫“闾”。

④上之人不求之耳:又作“上之人不求之取”。

⑤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赵、魏是晋国贵族赵氏和魏氏。此句的意思是,孟公绰做赵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但他的才能并不足以做滕国、薛国的大夫。

⑥齐桓其何以霸世: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功业得益于管仲的辅助。管仲虽然有辅国的才能,却不是廉士。若齐桓公非廉士不能任用,他又如何称霸呢?

⑦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被褐怀玉,披着粗布短衣,怀揣宝玉,比喻怀抱出色的才能。钓于渭滨者:传说,姜尚出生卑微,八十岁在河边钓鱼,周文王求得他之后拜他为相。后来,在姜尚的辅佐下,周朝繁荣兴盛。此处指用人不要拘泥于门第。

⑧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盗嫂受金,汉朝丞相陈平少时品行不好,曾经通自己的嫂子,还接受贿赂。无知:魏无知。魏无知把陈平推荐给了刘邦,刘邦说陈平私通嫂子,品行有问题。魏无知则回答:你问的是“行”,我推荐的是“才”。于是,刘邦拜陈平为官,陈平为汉朝立下了不少功劳。

⑨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二三子,指的是左右的僚属。明扬仄陋:发现、推举因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

⑩唯才是举:推举人的标准只看中“才”。

【精要简介】

在这篇令文中,曹操以史为鉴,得出“受命及中兴之君”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是因为“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所以,曹操强调了“贤人君子”的作用,急迫需要得到贤才。

在此篇令文中,曹操也说出了自己选材的标准,那就是“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不管你之前的品行如何,都可以被举荐。这个标准不仅为曹操吸纳了一批有才干的人,也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曹操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