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出自:《中庸》名言名句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译文如下:
(八章)
善事,就牢记心中,时时奉持,不让它失去。
“拳拳”,奉持之貌。“服膺”,奉持而著于心版。
猜你喜欢
- 歇后语《锅沿碰马勺》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攻人者,有五分过恶只攻他三四分,不惟彼有余惧,而亦倾心引服,足以塞其辩口。攻到五分已伤浑厚,而我无救性矣。若更多一分,是贻之以自解之资,彼据其一而得五,我贪其一而失五矣。此言责家之大戒也。
- 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宣昭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公私之交,存亡之本》原文与赏析
- 歇后语《两个人穿一条裤子》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月下江流静,林荒人语稀.》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自称为弟子,言己自处如弟子,则尊师如父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告讦之风不可长。》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苔轻变水色,霞浓掩日轮.》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歇后语《墙上的草两边倒》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势、利、术、言,此四者,公道之敌也。炙手可热,则公道为屈;贿赂潜通,则公道为屈;智巧阴投,则公道为屈;毁誉肆行,则公道为屈。世之冀幸受诬者不啻十五也,可慨夫!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小人之过也必文.》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下一篇:《和而不流。》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