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弘振①礼乐,建立庠序,式稽②古典。
【注释】①弘振:弘扬。②式稽:应当查考。
【释义】弘扬礼乐之制,建立学校,查考古代典籍。
【点评】欲要弘扬礼乐,必须先建立学校。
参考文献
《陈书·沈不害传》
猜你喜欢
- 鸾隼不接翼,薰莸不共气
- 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 歇后语《刀架在脖子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而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而鄙夫宽.徒闻风名,犹或变节,况亲接形面相敦告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道莫要于损己,学莫急于矫偏。
-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胸中逼窄,不能容物,只是名利心未除.利心在,则一切利害得以动我,又何以观天下之理而顺万物之应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古人之求放心,不啻如饥之于食,渴之于饮,焦之待救,溺之待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如触鼻羊》原文与赏析
- 治家名言·龙文鞭影—明萧良有等卷二《十四·寒》原文|译文|赏析
- 自古圣帝明王,未有不由师而兴也。故《传》曰:国将兴,尊师而重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译文与赏析
- 百里之邑有学官,置文学一人,掌凡学之...
- 修庠序之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广庠序乐育之风。|什么意思|大意|注...
- 慎重教职:谓今后教职请仍旧止于科贡...
- 师者,庠序学校之师,有道德能成就人才...
- 三代之治府史,必庠序之中有德行有才...
- 昔圣王为法,先抚字而后催科,重教化而...
- 国家图惟治,源崇重教事,郡县学置教授...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什么意思|大意|...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
- 百里之邑有学官,置文学一人,掌凡学之政令,招邑之秀民子弟入学,选经明行修之士,延请为之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恪尊垂训,设学重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自昔设立学校,非唯尊师重道,盖欲养育人材,以备内外任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其出身于学校者,有国子监学,有蒙古字学,有回回国学,有医学,有阴阳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且地方百里,偃然为人师,岂他官比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学校之事重矣,为守令者诚宜鼓舞而作新之,使庠序之更新,士子之奋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成,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定之学校为河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上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县经兵革后,无学校,暐仁召邑中俊秀子弟教之学,百姓欣然从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设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昔之明主,建庠序于京畿,立学官于郡邑,教国子弟习其道艺,然后选其俊异以为造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