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浮冗,最为天下大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官吏浮冗①,最为天下大患②。
【注释】①浮冗:超过,多余。②患:灾祸。
【释义】官员太多是国家最大的灾祸。
【点评】官员队伍过于庞杂,对国家很不利。
参考文献
毕仲游《试荫补人议》
猜你喜欢
- 歇后语《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人有畏更衣之寒而忍一岁之冻,惧一针之痛而甘必死之疡者。一劳永逸,可与有识者道。
-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暇日登临固宜乐,其如天下有忧何.》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歇后语《打翻了五味瓶》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解闷(陶冶性灵存底物)》少儿唐诗鉴赏
- 事出于正,则其成多,其败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逐物是大雄力量,学者第一功夫全在这里做。
- 无曲防,无遏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百姓宁贱售而与民为市,不贵值而与官为市。故物满于廛,货充于肆,官求之则不得,益价而求之亦不得。有一官府欲采缯,知市值,密使吏增直,得之。既行,而商知其官买也,追之,已入公门矣。是商也,明日逃去。人谓商曰:“此公物不亏值。”曰:“吾非为此公。今日得我一缯,他日责我无极。人人未必皆此公,后日未必犹此公也。减直何害?甚者经年不予直;迟直何害?甚者竟不予直;一物无直何害?甚者数取皆无直。吏卒因而附取亦无直
- 《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歇后语《撒了气的皮球》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善善不进而恶恶不退,则忠奸未别,邪正不分.》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处世名言·忍经—元吴亮《认马》原文|译文|赏析
- 《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
-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什么意...
- 夫治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
-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
-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什么意思|...
-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什么意思|大意|...
- 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什么...
-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
-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什么意思|大意|...
- 《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民无信不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