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弟;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嗜酒者穷馁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吾没后不得作道佛二家斋醮,此吾生平所志,若等不可违命作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
·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读之百遍,其义自见,此外众书可以泛观耳。|什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知子莫若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酒所以行礼、养性命、为欢乐也,过则为患,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什么意思|大意|注
-
·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之势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
-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之命,勿逆勿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文不可不学,勿作文士;诗不可不学,勿作诗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圣人闻谏若味甘,愚者得谏若食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
-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孝于亲,则悌于长,友于少,慈于幼,出于事君则为忠,于朋友则为信,于事为无不敬,无不敬
-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喜怒之言,勿出诸口;造次颠沛,勿忘于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
-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使人必须先劳后逸,先功后赏。|什么意思|大意|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什么意思|大意
-
·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什么意
-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
-
·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万物有丑好,各各一姿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士有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恃相辅家事泰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事兄以敬,恤弟以慈,兄弟有不足之行,当造膝谏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敬身而教子,庶乎可以不辱其所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妬者离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什么意思|
-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
·陷人于危,必同其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齿以刚亡,舌以柔存.》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鹤一去不复返.》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鹿死不择音.》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