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
-
·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亦勿放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毋曲事要势以蕲进身,若吾奋节至秉旄钺,岂因人力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己,反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妬者离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什么意思|
-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廉洁可以自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也
-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君子不为苛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敬身而教子,庶乎可以不辱其所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什么意
-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德者皆由俭而来,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
-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憎,恶而知善,动念宽恕,审而后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
·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小男女尤宜亲近有德,远轻薄之徒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庶人将昌,必有良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论人长短,忘其善恶者,宁死不愿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与人同坐,夏则己择凉处,冬则己择暖处,及与人共食,多取先取,皆无德之一端也。|什么意
-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万物有丑好,各各一姿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陷人于危,必同其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谏者为救过也,亲之命可从而不从,是悖戾也;不可从而从之,则陷亲于大恶。|什么意思|大
-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士有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与正人言,则其道坚实而不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弟之事兄于敬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孝于亲,则悌于长,友于少,慈于幼,出于事君则为忠,于朋友则为信,于事为无不敬,无不敬
-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使人必须先劳后逸,先功后赏。|什么意思|大意|
-
·子弟婿居官随器自任调之,勿过其器而居人之右;子弟车马服用无令越众,则保家能治国。|
-
·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
- 《齿以刚亡,舌以柔存.》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鹤一去不复返.》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鹿死不择音.》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