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7 11:23:41

鹧鸪天·博山寺作①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辛弃疾闲居带湖时期。辛弃疾长居带湖期间,常往来于博山,所以才会多次作赋,反复吟咏。词中开篇点明心意,然后采用层层递进,阐明归隐缘由以及归隐之乐。首先从养生处世之道点明缘由;然后阐明自己宁可归耕山野,也不依附权贵的品格,说明走向退隐的必然;最后写出与松竹花鸟为友的欣喜,表明了归耕田园山林的激情雅趣。全词语言通俗明快,挥洒自由,巧妙地烘托了仕途人情的险恶。

【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②。却教山寺厌逢迎③。味无味处求吾乐④,材不材间过此生⑤。

宁作我⑥,岂其卿⑦。人间走遍却归耕⑧。一松一竹真朋友⑨,山鸟山花好弟兄⑩。

【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博山寺:据《广丰县志》记载:“博山寺在邑西南崇善乡,本名能仁寺,五代时天台韶国师开山,有绣佛罗汉留传寺中。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开堂,辛稼轩为记。”②长安路:喻指仕途。长安:借指南宋京城临安。③厌逢迎:意思是自己往来山寺次数频繁,令山寺为之讨厌。其实只是作者的调侃之语。④味无味:语出《老子》:“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⑤材不材间:语出《庄子·山木》:“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⑥宁作我:宁愿保持自我独立的人格,只做我自己。语出《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⑦岂其卿:意思是何必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语出扬雄《法言·问神》卷五: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⑧人间走遍却归耕:历尽人间沧桑,最终还是走上了回归山野躬耕之路。语出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⑨一松一竹真朋友:语出元结《丐论》:“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座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⑩山鸟山花好弟兄:语出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共友于。”

【译文】

不再向去往京都的路上奔波行走,却因为频繁往来于山寺之间,以致于让山寺感到很厌烦逢迎我的到来。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我的生活乐趣,在有材与没有材之间度过这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做好我自己,何必为了猎取功名而去趋炎附势他人。历尽人间沧桑,最终还是走上了回归山野的躬耕之路。此刻,若论真君子,一松一竹都是我的真朋友,发自肺腑言,山花与山鸟都是我的好弟兄。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辛弃疾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