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责子》题解、句解、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12 09:19:11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题解

这首诗大约是陶渊明五十岁时所作。“责子”,就是对儿子的责备。其实看诗中语气,诗人“责子”时往往带着戏谑口吻,态度并不严厉,反而是借此题目自叹自嘲的用意更多一些。

责子 诗意图 汪国新 绘

【句解】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自己年已五十,白发布满了双鬓,肌肤也已松弛,不再坚实丰满。

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很好,特别是后一句说肌肤的状况,极少有人道出。年仅五十而如此衰老,与耕田的辛苦和生活的贫困应该是有关的。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有五男绕膝,得享天伦之乐,本来是很幸福的事。然而让诗人失望的是,五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喜欢读书写字。

这一句是整体写五子,下面几句则分别描述每个儿子的情况。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老大阿舒已年满十六,却懒惰得要命。

“故”,仍然;“无匹”,没有人比得上。“匹”字的字形近于“二”、“八”的组合,这里用了一种近似文字游戏的析字修辞法。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老二阿宣也快十五岁了,可就是不爱读书写文章。

“文术”,指读书、写文章之类的事。“行”,行将、快要;“志学”,十五岁。用“志学”指代年龄,典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本句使用“志学”语意双关,暗示阿宣到了“有志于学”的年龄却无志于学。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雍儿、端儿都十三岁了,却还不识数,连六与七都数不过来。

两儿同龄,可能为孪生兄弟或异母所出。六与七相加等于十三,这里又用了一种数字离合的文字游戏手法,说明诗人这种描述可能有夸张、开玩笑的成分。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最小的通子也快九岁了,成天却只知道贪吃贪玩,不知其它。

“垂”与前面的“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但觅梨与栗”一句又暗用“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阿通九岁了还只知寻梨觅栗,可见其愚笨,显然不可能像孔融那样早慧早熟。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将儿子们一一数落了一番后,作者感到很失望。有什么办法呢?大概天意如此吧。既然这样,那就姑且喝下杯中酒,聊以宽解。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说:“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汉朝的王霸(字孺仲)归耕之后,一天,朋友的儿子来看他,少年容光焕发,举止谈吐显得很有教养;王霸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头发蓬松不加修饰,不懂礼节,觉得很惭愧。他的妻子对他说:“你既立志不做官,靠耕田过活,那么儿子的蓬头不懂礼节是当然的,怎么忘了自己的志向而为儿子惭愧呢?”陶渊明为儿子们的表现感到惭愧,或许更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自嘲吧。

评解

这首诗写得非常幽默、诙谐,可见出陶渊明性情的另一面。表面看,他的几个孩子似乎都很不成器,但这种描写不能太当真。本诗的整体风格是诙谐的,孩子们的缺点显然被诗人有意夸大、漫画化了。他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更让人忍俊不禁,可以想见作者下笔时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

对于这首诗,后人有不同的理解。杜甫似乎并没有看出陶诗是在开玩笑,所以他在《遣兴》诗中说:“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但黄庭坚便很清楚陶诗的幽默之处,他在《书陶渊明〈责子〉后》中说:“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按:‘岂弟’同‘恺悌’,意谓和乐安闲)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此后评论者或为杜辩,或为黄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今人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说:“渊明期望于诸子甚高,而诸子非僶俛于学,盖事实也。然渊明并不过分责备之。失望之中,见其谐谑;谐谑之余,又见其慈祥。一切顺乎自然,有所求而不强求,求而得之固然好,不得亦无不可。渊明处世盖如是而已。”孰是孰非,读者自可细细品味定夺。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陶渊明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