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2-03-29 13:24:31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1]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释】

[1]屐齿:脚印。

【译文】

面对漫山皆白的雪景,马出门外马也惊。谁在阶前留脚印?——雪后赏雪我先行。大雪飘落在乾明寺,仿佛梨花盛开在严冬,天上有云,云端有月,映出个银亮的不夜城。不要让牛羊踏雪来,岂能践踏这至洁的晶莹;且看林中的鸦雀们,如何登雪枝、戏新晴。索性抱来被子,在寺里下榻陪着老僧——雪后天晴,晴雪消融,还能听到摧檐泻竹之声。

【解析】

元丰四年(1081)冬,黄州大雪。苏轼在《书雪》中说:“今年黄州,大雪盈尺。”这首诗即当时的咏雪之作。

首联写“雪后到乾明寺”,起笔不凡。苏轼化用了温庭筠“白马夜频惊,三更灞陵雪”的句,给人以强烈印象。“阶前屐齿我先行”显示了苏轼对雪景的酷爱。颔联写寺中雪景。“风花”即雪花,“长春苑”“不夜城”皆指乾明寺。颈联写诗人对雪景的热爱,莫让牛羊踏破洁白雪衾,想象雪晴之后鸦鹊弄雪的景致。尾联扣题“遂宿”:为欣赏融雪的乐境而留宿寺中。这首咏雪诗抒发了苏轼对雪景的至净至洁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历经浊世风波的志行高洁者,这正是诗人的心灵与外在雪景的和谐,是其人格理想的反映。

朱光潜在其《谈美》一书中指出:“诗是心感于物的结果,有见于物为意象,有感于心为情趣。非此意象不能生此情趣,有此意象就必生此情趣。诗的境界是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交融并不是偶然的,天生自在的,它必须经过思想或心灵的综合。”天地间不乏寒梅、白雪、皓月、海棠等美好景物,为什么东坡的咏雪、咏梅、咏月、咏海棠如此清美感人?正是源于诗人怀着对天地间至圣至洁美好意象的挚爱,经过了这样的一个拥有美好人格的诗人的心灵的综合,才产生了如此深切而悠长的千年不衰的美感。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苏轼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