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主要文学活动暨大事系年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09-04 14:28:50

柳亚子主要文学活动暨大事系年

1890年4岁,母亲费太夫人始于膝前口授《唐诗三百首》。

1891年5岁,始入家塾,启蒙老师为吴江秀才陈景初。

1894年8岁,就读于陆阮青老师,始读《杜甫全集》。

1895年9岁,继续读杜诗,并学习作对子与写诗,“终于向写诗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了。”

1898年12岁,读《杜甫全集》竟。积有三四本薄薄的五七言窗课,为撰写旧诗之始。读吕东策《左传博议》、朱熹《通鉴纲目》与《御批通鉴辑览》等书。初撰数千言之长篇史论。

戊戌维新。老师铁斋府持维新立场,颇受其影响。

1899年13岁,读《五经》,仍作史论、史策论之类文章。

师从凌应霖先生,读梅曾亮《古文辞略》及时文《名家制艺》,始学八股文,又习算术。开始涉猎唐代传奇、汉魏六朝小品文字、志异、随笔等及长篇话本。

始作香奁体无题诗,诸如“义山锦瑟,韩偃香奁”。

1900年14岁,开始在上海小报上发表旧体诗。

1901年15岁,仿《紫阳纲目》例,辑史事为《河东纲目》一编。

私撰上虏帝载湉万言书。

撰中秋记事香艳诗数十首。

1902年16岁,应童子试,知县宗能述主考,得第二名,补学官弟子。又赴苏州应府考与道考,“结果进了背榜末一名的秀才。”

始识同邑金鹤重、陈巢南两先生,以《新发丛报》为枕中鸿宝。

爱读《清议报》,崇拜梁启超,自命维新党。

读卢梭《民约论》,倡天赋人权之说,雅慕其人,更名曰人权,字亚卢,谓亚洲之卢梭也。

谋组少年中国学会,未成。参加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

读梁氏所著《饮冰室自由书》《诗界潮音集》等,热心诗学革命,将前作艳体诗付之一炬。又读龚自珍诗文集,以龚、梁为“两尊偶像”。

作《郑成功传》,署名亚卢。进黎里镇养正学堂,欲习英文,奈因口吃而废学。

1903年17岁,偕姑丈蔡冶民等创中国教育会黎里支部,旋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识章太炎、邹威丹、黄中央、蔡孑民、吴稚晖诸先生,始确定革命宗旨。

与蔡冶民、陶亚魂筹款,助印邹容之《革命军》。又续章太炎《驳革命驳议》,于《苏报》发表,此为与言论界第一次因缘。

撰《中国灭亡小史》一卷,又著《陆沉记》(章回体白话历史小说,稿本已佚)。

作长篇五言古诗《放歌》一首。开始涉猎南明史乘,并撰《夏内史(完淳)传略》一篇。

1904年18岁,发表《中国革命家第一人陈涉传》及《磨剑室读书记》于《江苏》杂志。又发表提倡女权的《松陵新女儿传奇》于《女子世界》。

为陈巢南、汪笑侬等在上海创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撰发刊词,提倡戏剧改良,鼓励人民革命。

为陈巢南著《清秘史》作序,慷慨激昂。加入邓实、黄节在上海组织之国学保存会与国粹学社。遍读夏完淳、顾亭林、张苍水诸家诗集。更搜求南明故事,增强反清情绪。

撰《题〈张苍水集〉》七绝四首,《题〈夏内史集〉》七绝六首。

1905年19岁,于同里自治学社就读。

邹容病逝狱中,诗以哭之。

创自治学会,办《自治报》,后改为《复报》。任主编,撰文甚多。

读梁启超著《曼殊说部》,题七绝诗十首。

1906年20岁,春,赴沪入钟衡臧所办理化速成科,习实用化学,思制爆裂弹,以实行暗杀,学未成而中辍。

与陈陶遗、高天梅等相唱和。又识马君武、孙竹丹、苏曼殊、刘申叔、傅钝根、宁太一、诸贞壮、黄晦闻、邓秋枚诸人。

加入中国同盟会,夏以蔡元培之介,加入光复会。

10月,归黎里,与郑佩宜女士举行“文明结婚”。

改字“亚子”,盖乃名于唐庄宗李存勖小字亚子者。“亦自恨文弱,思以代此健儿奋励意也。”

1907年21岁,秋瑾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下,为其撰《吊鉴湖秋女士》七律四首。

读明、清间吴江诸前辈诗文集,为搜罗乡邦文献之始。

岁晚,赴沪,偕刘申叔、何志剑夫归,暨杨笃生、邓秋枚、陈巢南、高天梅、沈道非、张聘斋、朱少屏有结社之约,是为发起南社之始。

1908年22岁,因陈陶遗被捕,作《夜梦陶公醒而赋此》七律一首。

作《三别好》诗,题夏存古、顾亭林、龚定庵三家集。始识叶楚伧。

1909年23岁家居读书,赋惆怅词60首。

南社在苏州虎丘张公国维祠宇成立,到会者17人,来宾2人,共19人;会长陈巢南,柳亚子为发起人。会后,柳亚子以诗纪之,以为“三百年无此盛会”。

1910年24岁,仍家居读书。4月10日,赴南社第二次雅集于杭州西湖之唐庄。始识雷铁崖、章木良、李怀德、马夷初等。

8月16日,赴南社第三次雅集于上海之味莼园。始识范鸿仙、林白水、王无生。

是年,《南社丛刻》共出版三集,有柳亚子《磨剑室文初集》一二卷。第三集由柳亚子、俞剑华代编。

1909年25岁赴上海,出席南社第四次雅集于沪西愚园之杏花村。始识周仲穆、胡朴安。

是春,黄冈起义失败,赵伯先以忧愤殁,赋七律二首以哭之。由柳亚子、俞剑华代编的《南社丛刻》第四集出版。

撰《胡寄尘诗序》,痛詈“同光体”诸老。

9月17日,参加在上海愚园举行的第五次雅集。会中推柳亚子为书记兼会计。会后,与朱少屏同办《铁笔报》。又偕朱少屏、胡寄尘创办《警报》,鼓吹革命军战迹,导扬民气,以此作为对武昌革命之响应。

11月17日,周实丹在淮安举义,为山阳县令姚荣泽所陷,与阮梦桃俱被害。作《哭周实丹烈士》七律一首。

1912年26岁,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雷铁崖之介,就职为秘书,主持骈体文文件。

以邹亚云、陈布雷之介,入《天铎报》为主笔,间日撰社论一篇,署名“青兕”,时南北议和始起,著论反对甚力,忌者侧目。又与《民主报》之邵力子、《大共和报》之汪东作笔战,痛詈袁世凯。

2月11日,发起周、阮二烈士追悼大会,在上海西门外江苏教育总会举行,撰文主祭。

任《天铎》《民声》《太平洋》之报主笔。此间,撰文为伶人冯春航捧场,并与苏曼殊、叶楚伧“大吃花酒”,盖因袁世凯僭权,国事日非,“颇有英雄末路的感慨”。

3月13日,赴上海愚园出席南社第六次雅集。6月,代编《南社丛刻》第五集,于沪出版。10月,《南社丛刻》第六集出版。本月,扶病参加南社第七次雅集,在会上提议修改南社条例,改编辑员三人为一人制,因高天梅反对,未能成议。被选为诗选编辑员。10月29日,登报(《民立报》)宣布退出南社。

12月,《南社丛刻》第七集出版,仍由柳亚子编校,此后不复问南社社事者凡二年。

作《岁暮杂感》四首,抒发悲愤抑郁之感。

1913年27岁,惊悉宋教仁在车站被袁世凯所派爪牙暗杀,撰《哭宋遁初烈士》,有“斯人如此死,吾党复何言”之慨。

6月去苏州,访陆子美,索画《分湖旧隐图》,“思托画图,以舒蕴结”。是夏,讨袁军起,旋败绩,杜门不出,书空咄咄而已。

赋三哀诗,分别悼念为同年壮烈牺牲的南社社友宁太一、陈勒生、杨性恂。

1914年28岁,南社举行第十次雅集于上海,会中通过柳亚子复社条件,遂重行加入南社。鉴于《南社丛刻》脱期多时,遂“用开快车的办法来加紧工作”,在年内共出版四册(第九至十二集)。

南社第十一次雅集于双十节在上海愚园举行,柳亚子以56票(总票87张)当选主任。

作《论诗六绝句》,撰《陈蜕庵先生传》。又编《春航集》《子美集》,于是岁先后出版。

1915年29岁,编《南社丛刻》第十三集和第十四集。

6月,返黎里,闻姚勇忱、仇冥鸿为袁氏杀害,诗以悼之。又为王大觉撰《青箱集序》,为周芷畦撰《柳溪竹枝词序》。

南社第十三次雅集在上海愚园举行,柳亚子以152票(共161票)继续当选主任。

12月25日,袁世凯称帝,筹备大典,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独立,兴师抗袁,作《孤愤》一首。

1916年30岁,编印《南社丛刻》共五册(第十五至十八集)。

袁世凯遣人刺杀陈英士,赋诗志痛。6月,赴上海愚园参加南社第十四次雅集。本月6日,袁世凯死,撰龚铁铮、顾锡九、华子翔、杨伯谦挽诗。另撰《咏史四首》,忧愤之情,溢于言表,尤不满黎元洪继袁世凯为总统。

参加南社在愚园举行的第十五次雅集。是年底,作《与徐梦鸥书》,自称“主张倒孔之一人”。又云:“《新青年》杂志中,陈独秀君巨著,宜写万本读万遍也。”

1917年31岁,为友人作《销寒社录序》。4月,参加南社在上海徐园举行的第十六次雅集。7月,张勋复辟,作诗纪愤。又赋《感事》《后感事》诗共八首,伤时念乱,慨当以慷。

6至9月,对南社内推崇“同光体”者进行论战。以南社主任名义,将朱鸳雏、成舍我驱逐出社。此举虽得大多数社友支持,但柳亚子态度消极,不愿再参加社务,南社亦渐渐衰落。

辑《孙竹丹烈士遗集》及《陈勒生烈士遗集》竟,各系以序跋,排印行世。

1918年32岁,苏曼殊病逝上海广慈医院,未赴丧,作七绝四首哭之。其后,王玄穆编苏曼殊《燕子龛遗诗》,为作序,并资助付印。

10月,辞南社主任职,荐姚石子继任。社务自此不振。

1919年33岁,家居不出,全力搜购吴江文献。

1920年34岁,继续搜胪吴江书籍,又出资重印文献多种。

成《吴根越角杂诗》120首,复撰《游分湖记》。是年冬,赴周庄游宴于迷楼酒家,赋诗甚丰。

1921年35岁,辑《迷楼集》成,率初为捐资付排,上海中华书局出版。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于粤都,作诗志喜。10月,重印陈巢南《笠泽词征》成,撰叙纪。

1922年36岁,《迷楼续集》成。编《乐国吟》成,交无锡锡成书局印行。撰《乐国吟后序》,自题“李宁私淑弟子”,并以此刻印一方。

1923年37岁,与毛啸岑等创办《新黎里》半月刊,提倡新文化,任总编辑。

5月,与叶楚伧、胡朴安等八人,发起成立新南社。10月,撰《新南社成立布告》,云:“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

12月,与陈巢南等创岁寒社,为文酒之会。又为胡朴安辑《南社丛选》撰序。是岁,陈巢南50大寿,为撰寿文,并序其《浩歌堂诗钞》。

1924年38岁,岁初,以同盟会会员资格加入国民党。2月,刻高祖古槎府君所辑《分湖诗苑》成。

5月5日,参加新南社举行的第二次聚餐会。10月10日,出席新南社第三次聚餐会。作《空言》诗,自谓“代表作”。

1925年39岁,5月归黎里,召集孙中山追悼大会,撰挽联云:“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

6月,与子无忌开始苏曼殊研究,从事《曼殊全集》之编撰工作。

8月23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成立于上海,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

是年,辑《分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出版。

1926年40岁,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广州开幕(1月1日至19日),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负责江苏党务。4月,任上海《国民月报》总编辑。5月,初瞻毛泽东,“饮茶粤海”。又识郭沫若,时在广东大学任教。

访恽代英,提出谋刺蒋介石之意见,未被采纳。9月,访陈独秀,谈苏曼殊生前事迹。是年,编纂《曼殊全集》。

1927年41岁,汉中央政治会议选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等职,均弗就。4月,偕佩宜夫人暨朱少屏同游西湖,吊曼殊墓。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8日夜半,遭蒋军搜捕,幸匿于楼上复壁而获免,当时口占28字,瞑目待尽。

脱险后,假名唐隐芝携全家亡命东渡。住京都,旋迁往江户,随其居曰“乐天庐”,与画师桥本关雪等过从。成《乘桴集》一卷。

1928年42岁,月回国,始定居上海。夏,游南都,出席国民党中央会议,谒孙中山陵寝,感赋二绝。旋返沪请诸宗元、陈树人绘《秣陵悲秋图》,为亡友张秋石作,自为小叙,仿六朝骈俪体。

9月,始识鲁迅。

12月,《曼殊全集》出版,上海北新书局印行。

1929年43岁,江苏通志编纂委员会委员。7月为陈巢南撰《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发刊词》。

是年,作《存殁口号五首》。

1930年44岁,撰《秋石女士传》。12月,撰亡友余天遂哀词。是年与林庚白、谢冰莹时相过从。

1931年45岁,为沈长公《长公吟草》撰序。又撰《何香凝女士画集第二辑序》。

是年,恽代英去世,作诗五首哭之。

撰《新文坛杂咏》十首,赠鲁迅、郭沫若、沈雁冰、田汉、蒋光赤、阳翰笙、叶绍钧诸人。

1932年46岁,参加上海文艺界爱国人士何香凝等举办之救国画展会,义卖书画,为题诗。5月,第三国际党人牛兰夫妇,在南京狱中绝食,偕鲁迅先生等联名发电营救,与宋庆龄女士为桴鼓之应。7月,任上海通志馆馆长。

郁达夫邀宴聚平园。主客鲁迅,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句。

成《浙游杂诗八十首》,并为经颐渊撰《长松山房歌》。

1933年47岁,为鲁迅写诗一首,由郁达夫面交,诗赞鲁迅“能标叛帜即千秋”。6月,撰《我对于创作旧诗和新诗的感想》,推崇鲁迅之旧诗,赞许郭沫若、蒋光赤之新诗。

10月,陈巢南殁于同里,诗以哭之。是月,撰《诸贞壮遗诗叙》。

是年,《普及本苏曼殊全集》出版,中华书局编印。该书收柳亚子《苏曼殊传略》与《重订苏曼殊年表》二文,纠正了北新版《曼殊全集》的错误。

1934年48岁,1月24日偕佩宜赴南都,游雨花台、灵谷寺、牛首山诸胜,以诗记游。作《秣陵杂赠》及《秣陵续赠》诗,共60首。“中枢人物,大略具备,可谓当代诗史。惜中有荃蕙化茅之痛,为不幸耳。”是月27日,赴杭州,赋《杭州杂诗》58首。

4月,奉母并携眷北游,抵居庸关;归途至济南、青岛,未及登泰山而返,成《北游集》《鲁游集》各一卷。

1935年49岁,2月,参加上海市政府之观光团,偕夫人航海至马尼拉观光,归途游香港、广州,成《南游集》一卷,及七律209首。

为周芷畦《柳溪诗徵》撰序。

撰《上海市年鉴(1935年)·序》。

撰《廖仲恺先生纪念碑文》。

12月,南社纪念会成立,被推为当然会长。

1936年50岁,1月,张向华招饮,始识周至柔,谈秋石轶事,赋诗以纪。是月,撰《修葺曼殊大师墓塔募捐启》。撰《健行公学纪念会启》。

2月,与蒋慎互信,题作《我对于南社的估价》。本月7日,参加南社纪念会于上海福州路同兴楼举行之第二次聚餐。6月,公布重订之《南社纪念会条例》,说明其宗旨为“纪念南社及新南社过去在文坛历史上之光荣”。

5月28日,沪上好友集宴寓庐,举行50寿庆。9月,《蔡柳二先生寿辰纪念集》出版。

1937年51岁,游杭州,探梅于硖石,抵苏州,探梅于邓尉。5月,撰《忏慧词人墓表》。6月,撰《吴江钱涤根烈士殉国纪念碑文》。11月,上海沦陷,遂蛰居弗出。从事南明史研究。

1938年52岁,本年始,蛰居家中,杜门谢客,自题寓庐为“活埋庵”。虽情怀抑郁,然著述甚勤,先后撰成《我和南社的关系》《陶小止先生遗集序》《朱季恂侯绍裘合传》。写陈巢南《浩歌堂诗续钞》成,媵以短叙。

1939年53岁,作南明史料之研究。1月,撰计甫草《不共书残编跋》。3月,撰陈巢南《敬修堂钧业叙书后》一首,“绳愆纠谬,窃附诤友云尔。”又撰《残山剩水楼刊本石达开遗诗书后》及卢冀野辑《石达开诗钞书后》各一首。撰陈禅心《抗倭集叙》及沈次公《爨余集叙》。

8月,辑《南明史纲》四卷,附《历日表》一卷成,自为序。

10月,复从事苏曼殊研究,撰《曼殊的戒牒问题》一文,并续编《曼殊余集》。

11月,郁曼陀被难,挽以一律。复柳非杞长函,题作《关于我的名号》。

1940年54岁,辑《曼殊余集》成。撰《经颐渊先生传》。

3月,撰郁曼陀《静远堂诗集叙》。

自4月至10月,研究南明史料,撰南明人物传记13篇,内文言11篇,分别为:《夏吮彝、夏完淳父子合传》《杨娥传》《吴易传》《孙璋传》《吴志葵传》《徐弘基传》《周之藩传》《赵夫人传》《郭良璞传》《吴炎潘柽章合传》等。语体文传记为《南明吴江抗虏烈士吴日生传》《江左少年夏完淳传》。

与钱杏村订交,研讨南明史料。从郑振铎处借来大兴傅以礼长恩阁传抄本《南疆逸史》未刊足本56卷,以两旬时间手抄完毕,“又以十五日之力勘定之”。

10月,重订《南明史纲》。11月撰《我的南明史料研究经过》。是月,辑《南明后妃宗藩志》初稿成。18日,自撰年谱初稿成。

12月,《南社纪略》成。旋赴香港,拟在香港继续研究南明史;参加许地山等组织的新文学学会。

1941年55岁,与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联合发表宣言,为皖南事变谴责重庆国民党政府。文由柳亚子起草。

2月,补辑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目次成,自题诗三绝。重订《南明纪年史纲》,扩成八卷。为第三次稿本,改题《南明史纲初稿》,交《大风》半月刊陆续发表。是月9日,成长歌《刺恶之章》,盖“为南社失节诸缭作也”。

因峻拒国民党中央党部去渝赴会之邀,在亲笔代电复函中抗议“皖南事变,处置不当”,称国民党政府为“小朝廷”,不愿向其求活,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10月,赋《长歌古体诗》一首,对文学与政治、旧诗的历史发展及新诗的前途等,均有卓见。11月,撰《一年来对于南明史料的工作报告》,刊于《笔谈》(茅盾编)第7期(12月1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犯九龙,12月8日晨挈眷渡海至香港,撰诗号召港九同胞团结起来共同抗敌。在港期间,多次迁徙。25日,香港陷。是年所作《图南集》与藏辑《南明史料》千百卷及手抄之足本《南疆逸史》56卷,战起,同成灰烬。

1942年56岁,1月15日携眷脱险离港,6月抵桂林,寓环湖旅馆,广交文化界人士。

得林庚白、萧红在港逝世噩耗,作诗文悼之。

7月,撰《怀念阿英先生》一文,此后又有《杂谈阿英先生的南明史料》(9月12日)。8月,熊佛西办《文学创作》月刊,被推为编辑顾问,所撰《榕斋读诗记》刊于《文学创作》第一期。是月,又为无忌新诗集《抛砖集》撰代序,题作《新诗和旧诗》。

11月,撰《民国三十二年希望》。又撰《怀念胡道静兄》文。

12月,撰《羿楼旧藏南明史料书目提要》。

是年,辑《桂游集》一卷,厄于检查,未得印行。

1943年57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举行会员大会,被选为理事。

与朱荫龙同草《南明史编纂意见书》暨南明史拟目。

4月13日,开始撰写《五十七年》。

7月,为无忌编《曼殊大师纪念集》作序。

1944年58岁,3月,续写《五十七年》。

辑林庚白《丽白楼遗集》成,附《更生集》一卷,林北丽作。后另编林庚白《丽白楼自选集》一卷,均未印行。4月12日,撰《五十八岁初度预赋叠春字韵四首》,有叙。

5月,主张改定5月5日为诗人节。在此期间先后撰写:《介绍一位现代的女诗人(林北丽)——为双五新诗人节作》《旧诗革命宣言》《纪念诗人节》。董必武自重庆寄诗,预为祝寿,因作《次韵和必武见寿新诗,分寄毛主席及(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张)曙时、(周)恩来、(邓)颖超诸同志》诗。

时届5月28日寿辰,桂林文化界为其举行盛大庆祝会,由田汉主持。宋云彬、朱荫龙等为出版《柳亚子先生五十晋八寿典纪念册》。时柳亚子为南史社社长。对南明史之研究与整理,规划甚大,惟因时局关系,未能实现。

9月12日,桂林将陷,搭机抵渝。郭沫若特为“设席洗尘。席中周恩来同志由延安飞到,赶来参加”。沈钧儒亦在座,有诗记其事。郭沫若和诗。柳亚子补赋《次韵奉酬衡老鼎兄》(1945年1月3日)一诗。此后,与郭沫若时有往来。

1945年59岁,1月,居重庆,在《新华日报》创刊纪念会上,公开宣称:“世界的光明在莫斯科,中国的光明在延安。”

2月7日,署名于重庆《文化界对时局进言》,其他签字者有郭沫若、沈钧儒、沈雁冰、马寅初等。5月,撰《口号二首》,又《延安一首》。

偕张西曼等发起革命诗社,自为社长,其他发起人有郭沫若、田汉、熊瑾玎、林北丽。

8月,日本投降,于12日补赋一首,以志欢欣。是月,毛泽东莅渝举行重庆谈判,重晤于曾家岩及红岩嘴,谈诗论政,欣跃异常,撰《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

9月6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来访于沙坪坝南开学校津南村寓所,以旧作《沁园春·雪》相赠,柳亚子撰词次韵和之。原作与和词曾由重庆各报发表,引起强烈反响。

朱少屏在马尼拉为日军杀害,诗以哀之。

尹瘦石为造像,撰《自题绘像一律》。又撰《戏改放翁临终示儿诗》一绝。

10月6日,尹瘦石由柳亚子之介,为毛泽东画像成,因撰《题毛主席之绘像》一首。同日,接毛泽东函,为撰《感赋二首》,又《赋赠一首》。是月8日,李少石登车送返沙坪坝归途,为国民党兵狙击不治而逝,柳氏悲伤万分而曰“伯仁由我!”是月,与谭平山等创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争取民主、团结、反内战。与尹瘦石联合举行柳诗尹画展览于中苏文化协会,毛泽东亲题“柳尹书画展览特刊”。内有郭沫若《今屈原》、茅盾《柳诗尹画读后献词》等文,柳亚子自撰《柳亚子的诗和字》一文。

11月12日,撰《总理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一文,反对内战,坚持国共双方以及各民主党派之合作。12月14日,撰《致美国杜鲁门总统特使马歇尔函》。

1946年60岁,6月,与沈钧儒、马叙伦等联合发表《对目前学生运动的主张》,谴责国民党政府当局镇压青年学生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之斗争。

1947年61岁,11月,参加国民党民主人士召开的联合大会,并积极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2月,组织“扶馀诗社”,并起草宣言,自为社长。诗社旨在海外推进民主运动;诗约以提倡新诗、解放旧诗为职责。

1948年62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内战正烈,延安撤退,对反人民、反革命的内战更加愤怒,但对国家前途仍满怀信心,作《蒋家三首》,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的罪行。

1949年63岁,2月,接“毛主席电召北行”,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因偕佩宜夫人,于28日乘华中轮自港由海道起程,同行者有陈叔通、叶圣陶、马寅初等民主人士27人。赋诗一绝,有“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之句。

3月25日,毛泽东自石家庄至北京,从李锡九、沈钧儒等去机场迎迓。晚上宴集颐和园益寿堂。归而赋七律三首。是月28日,撰《感事呈毛主席》一首,毛泽东为此撰《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之句,颇引起各界注目。

4月,出席民盟例会、临时工作委员会小组会、联欢会;并参加文协筹备会议,华北文艺界协会,及工作委员会谈话会。4月16日,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主持南社、新南社联合临时雅集,任主席。29日,游颐和园归,撰《四月二十九日上午,偕鲍德作园游,归得毛主席惠,即次其韵》。又,《叠韵寄呈毛主席一首》。

5月1日午,毛泽东亲莅见访,同游颐和园,泛舟昆明湖。5日,赴香山碧云寺,恭谒孙中山灵堂及衣冠冢,有感赋诗二律。

7月,赴中南海怀仁堂,参加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晤友殊多。

9月,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名义,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此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1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举行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

1950年64岁,10月1日,登天安门检阅台,参加第一届国庆节,赋诗志庆,末二句云:“此是人民新国庆,秧歌声里万旗红。”

3日,于怀仁堂观看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应毛主席命,即席赋《浣溪沙》一阕,“用纪大团结之盛况云尔”。毛主席步韵和之。

11日,偕佩宜夫人乘火车南下。21日赴南京,游伪总统府,谒孙中山陵及廖仲恺墓。23日返沪。途中据报告,有人窥伺,虞有意外,因于24日晨4时在火车上撰《遗嘱》,声明如下:“柳亚子不论在何时何地,有何意外,决为蒋匪帮下毒手。我死以后,立刻将此嘱在报纸公开宣布为要。”又云:“我死后,裸身火葬,一切迷信浪费,绝对禁止;于公墓买一穴地,埋葬骨灰,立碑曰:‘诗人柳亚子之墓”,足矣!(地点能在鲁迅先生附近最佳,我生平极服膺鲁迅先生也。)如不遵照,以非我血裔论!”29日夜离沪返京。在沪时,以黎里家中旧藏明清以来之古籍图书、故乡文献与南社时期所编印之各种书刊数千册,悉数捐献国家,现收藏在上海图书馆。

11月7日,赴苏联大使馆招待会,庆贺苏联十月革命33周年,与刘伯承、聂荣臻诸将军“碰杯轰饮,飘飘然有仙意”。是夜,赴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开会,端木蕻良嘱撰新诗,以纪念抗美援朝运动。子夜返家,兴奋不已,遂濡笔作《抗美援朝之歌》一首,以白话写诗,自称“有如神助者”。

12月8日,闻抗美援朝大捷报喜,作诗八首,此志欢忭之情。

将北京寓所存藏之南明史料、“南社文库”“革命文库”等书籍,悉数捐赠北京图书馆。

拟续完自传《五十七年》,撰《后明史》;同时,编抄全集,以为出选集作准备,均未果。

为曹美成、桂华珍夫妇手写近作《黄初嗣响集》一册,共收所作诗21首,跋语九则。

1951年65岁,1月,作《关于毛主席〈沁园春〉发表经过的一封信》。

2月,患脑动脉硬化症又神经衰弱,活动急剧减少,文字记录更为缺乏。

1954年67岁,9月,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当选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6年70岁,2月21日至29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再度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

11月,抱病出席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

1958年72岁,6月21日,因长期患脑动脉硬化症及支气管肺炎,卧病多时,终于不治,于本日下午7时20分病逝于北京医院。24日,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首都各界人民公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民主党派、各机关团体均送花圈。大会由刘少奇、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毅、黄炎培、李维汉、吴玉章、陈叔通主祭;吴玉章致悼词,有云:“亚子先生作为一个爱国诗人和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是敢于坚持真理,爱憎分明的。”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柳亚子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