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的一种人生态度:郑重》梁漱溟的人生智慧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未知    更新于:2020-11-17 14:41:38

做人要有的一种人生态度:郑重

梁先生语录:

第三种人生态度,可以用“郑重”二字以表示之。郑重态度,又可分为两层来说:其一,为不反观自己时——向外用力;其二,为回头看自家时——向内用力。

梁先生用三分法,将人生的态度分为追求,厌离和郑重三种。前两种浅显易懂。追求的对象很明确,是物,譬如名利。厌离强调的是人对自身和人间的看法。而郑重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对此,梁先生从内外两层来阐释郑重这一人生态度。从外来看,郑重是对崭新生活的一种认真探究,如儿童般天真烂漫。这时候,人们不回头去看来时的路,“真者真切,天者天然,即顺从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也就是说,不反观自己,因此是非、得失、去留,几乎全然不管。只往前看,不断发现新事物,获得生活的惊喜与奇趣。

而从内看,郑重是反回头来看生活,进而吸取经验教训,“自觉地尽力量去生活”,所谓“往者可鉴,来者可追”,说的也就是这个意味。这样的生活态度,就不是如儿童般“将其生活放在当下,无前无后,一心一意,绝不知道回头反看,一味听从于生命之自然的发挥,几与向前逐求差不多少”,而是对生活的重新审视。譬如儒家强调“正心诚意”“慎独”“仁义”“忠恕”等,这就是要人清楚地自觉地去开辟更好的生活。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从“向内用力”解释,还是从“向外用力”解释,梁先生所要强调的无非一个字:真。

何以见得?在清楚地阐释完“郑重”的含义之后,梁先生进一步指出:“郑重是道德的路,而厌离则为宗教的路。”这话好理解,凡尘中人,为何要选择遁入空门?“看破红尘”一词道破天机。现实总差强人意,甚至常常不遂人愿。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对现实又无可奈何,于是选择出世。比如出家,隐居。我们不能说,这是“不真”的表现。相反,很多时候,这是保持自己本真的上计。因此,世人无不赞美陶渊明。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终究带有逃逸的意味。这也正是梁先生由出世转为入世的缘由。

所以说,真,要贵在诚。所谓诚,便如《大学》中所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处世要如此,为人更当如此,因此,梁先生较为推崇“郑重”的人生态度。因为不论是从内看,还是向外看,郑重都是积极面对现实,把心放在生活当中的人生态度。这样一来,人们便能活在当下的生活之中,做真实的自己。不是幻想超脱,更不是一味地退缩与躲避,奢求世外桃源的良辰美景。

人生于世,若要做真实的自己,须得郑重对待生活。有了真实的自己,才能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可,才能让自己在人群中安身立命。若不然,就只能在幻想中成全自己的孤胆英雄之梦。

那么,采用郑重的人生态度,我们如何成就真实的自我呢?

其一,当我们不反观自己,即向外用力时,我们不妨回到儿童时期,那时候我们无忧无虑,对一切都很好奇,充满兴趣,从不活在记忆中,也不为来时路上的种种而忧恼,而伤神。生活中,若要郑重,须得有所憧憬,有所追求,有所发现,“将全副精神照顾当下”。比如,眼前摆着美食,却因为思念从前,而食之无味。按理说,应当让自己处于享受美食的快意之中,这才是真实的自己。若是我们能如儿童般天真烂漫,那么,就不难郑重于生活中当下的美和来时的美,一切顺其自然,而非沉溺于过去的沉重与苦闷。

其二,当我们反观自己,即向内用力时,梁先生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发挥郑重”。比如儒家的“慎独”“忠恕”等,正是向内不断改变自己、内化自己、完善自我,以便让自己能更加自觉地、尽力地去开创美好生活的表现。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成就真实的自我的途径。

不论如何,人生于世,处世为人终究得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要郑重地对待生活,才能成就真实的自己。不然,要么被困在追名逐利的樊笼中,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出世。风景如画,生活如此精彩,最好的选择莫过于郑重。郑重中方可造就真实的自我。有了真实的自我,处世为人,才能以诚相待,而非虚情假意。而这,正是观摩梁先生的人生观所得到的做人的智慧。

身处世间,寻求做人之道,成就真实的自我,不如仔细地品味梁先生的《人生的三种态度》吧。

品诗文网
导航:品诗文网 > 诗集 > 梁漱溟 > 当前页
更多阅读
猜你喜欢
最新阅读
文章荟萃
精选专题

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