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必据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论①必据迹②。
【注释】①论:立论,提出论点。②迹:事迹。
【释义】论点的提出必须根据实际事迹。
【点评】这是研究学问最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欧阳修《或问》
猜你喜欢
-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 《艺不少习过时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 《雪夜读书 神清气爽》原文|译文|文言文翻译
- 关于《爱情名言大全·相爱贵相知》的名人名言
-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过时而悔,悔而能改,亦可补过于来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使我有此事也,彼虽不言,必有言之者。我闻而改之,是又得一不受业之师也。使我无此事耶,我虽不辨,必有辨之者。若闻而怒之,是又多一不受言之过也。
- 《巧诈不如拙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译文
-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伯乐善治马。》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原文与赏析
- 要甜先苦,要逸先劳。须屈得下,才跳得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今之学者譬如行路,偶然撞着一好处...
- 《学不至道,而日以规规小智穿凿傅会,...
- 《日享事实之乐,而无暇辨析于言语之...
- 《人苟有志于学,自应随分有所长益,所...
- 《学固不欲速,欲速固学者大患,然改过...
- 《观书辞,诚有用工处,但如懊惜,亦甚...
- 《大抵读古人书,若自滞泥,则坦然之理...
- 《学者之难得,所从来久矣.道不远人,...
- 《人有坎壈(lan览),失于盛年,犹当晚...
上一篇: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