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升降,与政隆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人之升降①,与政隆替②。
【注释】①升降:指人的品德的高下。②隆替:兴衰。
【释义】官员品德的高下,决定着政事的兴衰。
【点评】这句话可谓千古名言。
参考文献
潘岳《西征赋》
猜你喜欢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敬顺父母》原文与赏析
- 《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雨滴桃红池半碧,风翻柳绿眼俱青.》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关于《伪善》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太行元气老洪濛,草树风前带润容.山色只宜差远看,近移空翠上高峰.》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歇后语《跟着大树得乘凉,跟着太阳得沾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不以璞非昆山而弃耀夜之宝,不以书不出圣而废助教之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湲.布帆十尺如飞鸟,卧看金陵两岸山.》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中”之一字,不但道理当然,虽气数,离了中,亦成不得。寒暑灾祥失中,则万物殃;饮食起居失中,则一身病。故四时各顺其序,五脏各得其职,此之谓中。差分毫便有分毫验应。是以圣人执中以立天地万物之极。
-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关于《旅游》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歇后语《狗眼看人低》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处世名言·菜根谭—明洪应明《宽之自明·欲擒故纵》原文|译文|赏析
-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苍茫沙嘴鹭鹭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利者,义之和也.》出自哪里,什么意...
-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什么...
-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什么...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什么...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什么意思|大...
-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
-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什么意思|大意|...
-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什么意思|大...
- 《利者,义之和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力遵仁义途,曷畏万里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盛德以自修,柔仁以御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官达者,才未必当其位;誉美者,实未必副其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