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之利而弃百世之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以①目前之利而弃百世②之功。
【注释】①以:因。②百世:指永久。
【释义】因为眼前的一些好处抛弃了永久的利益。
【点评】只顾眼前不及长远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
人。
参考文献
苏辙《汉武帝》
猜你喜欢
-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万物生于性,死于情。故上智去情,君子正情,众人任情,小人肆情。夫知情之能死人也,则当游心于澹泊无味之乡,而于世之所欣戚趋避,漠然不以婴其虑,则身苦而心乐,感殊而应一。其所不能逃者,与天下同;其所了然独得者,与天下异。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难乎能忍,妙在不言。
- 《从善如流》原文与赏析
- 歇后语《嘴行千里,屁股在家》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原文与赏析
- 《移家别湖上亭》少儿唐诗鉴赏
- 关于《羞耻心》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歇后语《水罐里养王八,越养越缩缩》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今人好弄文墨,出动染翰涂抹,不知古人喻讼师之濡笔为磨刀.又有云,求笔下超升,则知下笔原非轻易,书之善则善矣,书之不善,吾恐案头有神默将伺我也,故笔砚虽便,勿轻著手,一以检存心,一以戒暴殄,一以敬惜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 《譬如父子》原文与赏析
- 《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利者,义之和也.》出自哪里,什么意...
-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什么...
-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什么...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什么...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什么意思|大...
-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
-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什么意思|大意|...
-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什么意思|大...
- 《利者,义之和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临义而思利,则义必不果.》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自古控御全在仁,何必穷兵兼黩武.》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力遵仁义途,曷畏万里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盛德以自修,柔仁以御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众人知目前之利,而不为岁月之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