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以节操为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万物①以节操为高②。
【注释】①万物:世间所有事物。②高:高洁。
【释义】世间的所有事物以节操最为高洁。
【点评】可见古人对节操之重视。
参考文献
史铸《百菊集谱》卷五
猜你喜欢
- 《人行沙岸看枫叶,鹤立秋田啄黍苗.》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淮南子·名言篇·善游者溺,善骑者堕》鉴赏
- 或问: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何如?曰:体味之不免有病。士、贤、圣,皆志于天,而分量有大小,造诣有浅深者也。譬之适长安者,皆志于长安,其行有疾迟,有止不止耳。若曰:跬步者希百里,百里者希千里,则非也。故造道之等必由贤而后能圣,志之所希则合下便欲与圣人一般。
- 《百事一道,百度一数》原文与赏析
- 《书经》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损之而不见其少者,必赘物也;益之而不见其多者,必缺处也。惟分定者,加一毫不得,减一毫不得。
- 有希天之学,有达天之学,有合天之学,有为天之学。
- 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
-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措钧石使禹察之,不能识也;悬于权衡,则厘发识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 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关于《贞操》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敬用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立节非一朝一夕所能为,盖在平日之所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夫其天姿高洁,独受间气,生不与草木同流,死不与草木偕逝,可谓物中之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