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大义为之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至公①大义为之正②。
【注释】①至公:最为公正。②正:正道。
【释义】最公正最讲道义的就是正道。
【点评】至公的社会是古人努力追求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苏轼《后正统论三首·辨论三》
猜你喜欢
-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强恕须是有这恕心才好,勉强推去,若视他人饥寒痛楚漠然通不动心,是恕念已无,更强个甚?还须是养个恕出来,才好与他说强。
- 《私行胜,则少公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过而不听于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此心果有不可昧之真知,不可强之定见,虽断舌可也,决不可从人然诺。
-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译文与赏析
-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门前万世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阴.》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每到边头感物华,新梨尝到野人家.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前不见花.》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属意立文,心与笔谋.才为盟主,学为辅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学褊狭,虽美少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要当以意为主,辅之华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背本反则,失毁其国
- 《短篱矮墙板桥西,十亩桑阴接稻畦.》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如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夫学者必志于大道,以圣人自期,而犹有不至者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莫取。|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