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侵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火不侵①玉。
【注释】①侵:烧灼。
【释义】大火也无法烧灼玉石。
【点评】比喻清廉正直之士非奸佞之徒所敢于冒犯。
参考文献
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
猜你喜欢
-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万里归心对月明》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学者,心之白日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原文与赏析
-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什么意思|注释|译文|评说
- 《宁耐是思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 《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吾学大纲有三:一曰存实心,二曰明实理,三曰行实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关于《迷恋》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当官而行,不求利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