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侵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火不侵①玉。
【注释】①侵:烧灼。
【释义】大火也无法烧灼玉石。
【点评】比喻清廉正直之士非奸佞之徒所敢于冒犯。
参考文献
刘禹锡《司空奚公神道碑》
猜你喜欢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处事要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译文
- 《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世人之形容人过,只象个盗跖;回护自家,只象个尧舜。不知这却是以尧舜望人,而以盗跖自待也。
-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原文与赏析
- 《欲速则不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论人惟称其所长,略其所短,切不可扬人之过,非惟自处其厚,亦所以寡怨而弭祸也.若有责善之义,则委曲道之,无为已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歇后语《拜佛走进了吕祖庙,找错了门》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文名盖世,经学传家;高谊摩云,清标绝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关于《诡诈》见解、观点和看法
- 歇后语《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歇后语《稳坐钓鱼台》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学者四失:为人则失多,好高则失寡,不察则易,苦难则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当官而行,不求利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