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苟①利国家,不求富贵。
【注释】①苟:如果。
【释义】如果有利于国家,何必要求自己的富贵。
【点评】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礼记·儒行》
猜你喜欢
- 不伤财,不害民,只是不为虐耳。苟设官而惟虐之虑也,不设官其谁虐之?正为家给人足,风移俗易,兴利除害,转危就安耳。设廉静寡欲,分毫无损于民,而万事废弛,分毫无益于民也,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
- 性节俭,经时不制一新衣,不以一钱供耳目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处世名言·菜根谭—明洪应明《闲时吃紧·忙处悠闲》原文|译文|赏析
- 《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青萝翳岫,修竹冠岑.》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志须预定自远到,世事岂得终无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歇后语《膝盖上钉掌,离蹄》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关于《饶舌》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执书册,则言之;临事物,则弃之.如是者,终归于流俗而已矣.切不可不戒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人共家山千里月,梦回孤馆一声莺
- 《穷究磨炼,一朝自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
- 闻义能徙,视死如归。万事有不平,尔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
-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什...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须是重道,贫者之教子须是守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上一篇:不食嗟来之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