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记人之善①,忘人之过②。
【注释】①善:好处。②过:过失。
【释义】要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
【点评】只有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
猜你喜欢
- 关于《吸引》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民劳思佚,治暴思仁
- 处世名言·围炉夜话—清王永彬《解邻纷争即化人之事·讲说因果亦劝善之方》原文|译文|赏析
-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地不平均调和,则政不可正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宜慎交游,不可与便佞之人相与.少年心性把握不定,或落赌局,或游狎邪,渐入下流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歇后语《碟子里孵出的豆芽儿》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孝经《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全文|译文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 待人宽厚,以心换心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其有善而彰者,必其有恶而掩者也。君子不彰善以损德,不掩恶以长慝。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 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 《危言在国为元气,君子从来岂顾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聪明”二字不可以自许,“慷慨”二字不可以望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忠孝之于人,如衣与食,不可斯须离也...
-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什么意思|大...
-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什么意思|大意|...
-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什么意思|...
-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
- 孝衰于妻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什么...
- 夫忠孝之于人,如衣与食,不可斯须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务,非人之为,心自甘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养病老冠昏之礼,非酒不成;宾主之欢,非酒不接。无容沈湎过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言思乃出,行思乃动,勿辄有毁誉,勿轻论得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陷人于危,必同其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