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禄食当知所以节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享禄食①当知所以节俭。
【注释】①享禄食:享受俸禄。
【释义】享受俸禄就应当知道节俭。
【点评】这个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却往往被忽视。
参考文献
程敏政《篁墩文集·经筵日讲》
猜你喜欢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颓垣断堑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防患于未然》原文与赏析
-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雪花似掌难遮恨,风力如刀不断愁.》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译文与赏析
- 《死犹未肯输心志,贫亦其能奈我何?》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处世名言·围炉夜话—清王永彬《有错即改为君子·有非无忌乃小人》原文|译文|赏析
- 《老来疾痛,都是壮时落的,衰后冤孽,都是盛时作的.》什么意思|注释|译文|评说
- 歇后语《没有苇叶不敢包粽子》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朋友,以义合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今人不如古人,只是无学无识。学识须从三代以上来,才正大、才中平。今只将秦、汉以来见识抵死与人争是非,已自可笑,况将眼前闻见,自己聪明,翘然不肯下人,尤可笑也。
-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戒嗜欲,绝玩好,慎举措,崇节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