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俗以俭,其弊为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制①俗②以俭,其弊③为奢。
【注释】①制:纠正。②俗:民风。③弊:弊病。
【释义】其弊病就在于奢侈,提倡节俭以纠正民风。
【点评】民风节俭则国家昌盛。
参考文献
王安石《风俗》
猜你喜欢
- 士君子要任天下国家事,先把本身除外,所以说“策名委质”,言自策名之后,身已非我有矣,况富贵乎?若营营于富贵身家,却是社稷苍生委质于我也,君之贼臣乎!天之僇民乎!
- 《悠扬初短日,凄紧乍寒天.霁沼元非涨,秋花自少妍.》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学固不欲速,欲速固学者大患,然改过迁善,亦不可迟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圣贤之书不是教人专学作文字求取富贵,乃是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少儿唐诗鉴赏
- 《独树月中鹤,孤舟云外人.》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歇后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关于《面具》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处世名言·小窗幽记—清陈眉公《天地且厚人·人不当自薄》原文|译文|赏析
- “予欲无言”,非雅言也,言之所不能显者也。“吾无隐尔”,非文辞也,性与天道也。说便说不来,藏也藏不得,然则无言即无隐也,在学者之自悟耳。天地何尝言?何尝隐?以是知不可言传者,皆日用流行于事物者也。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丈夫当为黄鹄举,下视燕雀徒啁啾
-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 《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忠信,内外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