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息诛求,敦尚节俭。|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罢息诛求①,敦②尚节俭。
【注释】①诛求:索取。②敦:崇尚。
【释义】罢除对百姓的索取,崇尚节俭之风气。
【点评】不罢去索取,则难以提倡节俭。
参考文献
陆贽《翰苑集·论裴延龄奸蠹书一首》
猜你喜欢
- 关于《区别》见解句子、观点和看法
-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歇后语《见了火的蜡,软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大名之后,不宜无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 《一枝一叶总关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什么意思|注释|译文|评说
- 《古人重孜孜,殖学乃菑畲(ziyu资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金塘闲水摇碧漪,老景沉重无惊飞,堕红残萼暗参差.》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草色遥看近却无.》什么意思|出处|翻译|用法例释
- 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公天下之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躬行节俭,郡国无来献,朝廷无私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躬服节俭,衣食与士卒同,蓄货力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