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君子求诸①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①诸:之于。
【释子】君子有事靠自己,小人则求之于别人。
【点评】这是君子与小人的最大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论语·卫灵公》
猜你喜欢
- 《闻人善,立以为己师;闻恶,若己仇.》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尧、舜、周、孔之道只是傍人情、依物理,拈出个天然自有之中行将去,不惊人,不苦人,所以难及。后来人胜他不得,却寻出甚高难行之事,玄冥隐僻之言,怪异新奇偏曲幻妄以求胜,不知圣人妙处只是个庸常。看《六经》、《四书》语言何等平易,不害其为圣人之笔,亦未尝有不明不备之道。嗟夫!贤智者过之,佛、老、杨、墨、庄、列、申、韩是已。彼其意见,才是圣人中万分之一,而漫衍闳肆以至偏重而贼道,后学无识,遂至弃菽粟而餐玉屑
- 歇后语《反穿皮袄,装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歇后语《洗脸盆子扎猛子,不知深浅》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尽日池边钓锦鳞,芰荷香里暗消魂》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关于《歌曲》见解、观点和看法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与赏析
-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夫命令者,人主所以取信于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颓鸟西堕风忽忽,吹瘦千峰撑病骨.》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善有章,虽贱赏;恶有衅,虽贵罚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圣贤用刚只够济那一件事便了,用明只够得那件情便了,分外不剩分毫。所以做事无痕迹,甚浑厚,事既有成而亦无议。
-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 《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惟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原文翻译|感想
- 《滌非書法展序》原文与赏析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怀与安,实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节俭,服饰不事鲜好,持不杀戒,食无...
- 明经节俭,诸儒称之。|什么意思|大意|...
- 宠而不骄,以谦恭为之本;满而不溢,以...
- 节俭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 躬率节俭,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
- 不节若,则嗟若。无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节俭,天地生财有限,惟凡事节省则不至于穷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盖修己治人之道,无过于节俭。节俭则嗜欲不行,无声色货利之失德,所以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有司者,苟能出令禁止,教以节俭,率以朴纯,使皆省无益之费,以为有用之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节俭为之倡率,禁难得之货,明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愿弟出以广大之胸,再进以俭约之诫,则尽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