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推诚信,共保始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两推①诚信,共保②始终。
【注释】①两推:双方都推崇。②共保:共同保持。
【释义】双方都推崇诚信,共同将其保持始终。
【点评】这是唐朝政府向吐蕃提出的友好要求。
参考文献
李昉《文苑英华·与吐蕃宰相钵阐布书》
猜你喜欢
- 定则水,燥则火,吾心自有水火。静则寒,动则热,吾身自有冰炭。然则天地之冰炭谁为之?亦动静为之。一阴生而宇宙入静,至十月闭塞而成寒;一阳生而宇宙入动,至五月薰蒸而成暑。或曰:五月阴生矣,而六月大暑。十一月阳生矣,而十二月大寒,何也?曰:阳不极则不能生阴,阴不极则不能生阳,势穷则反也。微阴激阳则阳不受激而愈炽,微阳激阴则阴不受激而愈溢,气逼则甚也。至七月、正月则阴阳相战,客不胜主,衰不胜旺,过去者不胜
-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清气朗山壑,千里遥相见.》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行德则兴,倍(背)德则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歇后语《鬼门上占卦》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全诗|出处|赏析
- 《释贤用不肖,国之不祥也.》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出自哪里?
- 《不求诸心,故昬(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 歇后语《二十五里骂知县》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歇后语《吃几碗干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亟思悔而速改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其事难言而于心无愧者,宁灭其可知之迹,故君子为心爱恶,太伯是已。情有所不忍而义不得不然者,宁负大不韪之名,故君子为理受恶,周公是已。情有可矜而法不可废者,宁自居于忍以伸法,故君子为法受恶,武侯是已。人皆为之而我独不为,则掩其名以分谤,故君子为众受恶,宋子罕是已。
- 《有意图功业,无心忆薜萝.亲朋将远别,且共醉笙歌》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不学礼,无以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原诗出处,译文,注释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天道贵信,地道贵诚,诚信者二仪所以生...
- 春之得风,风不信,则花萼不茂。|什么...
- 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什...
-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什么意...
- 一言不信,终身为尤。|什么意思|大意|...
- 邪见背正教,谄曲无诚信。|什么意思|...
-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什么意思|大意|...
- 闻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什...
- 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什么意思|大意|...
- 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什么意思|大意|...
- 天道贵信,地道贵诚,诚信者二仪所以生植万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躬行诚信,听谏纳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诚信忠厚,加于百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仁贤言诚信,多闻戒行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诈伪无诚信,智者所弃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皆校以诚信,不听欺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至诚则金石为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惟思古今有大诚信之人,各有效用,积功于天,乃敢自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内外为一,动作言顺,无失诚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上一篇:推诚信以睦邻,竭忠劳而报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下一篇:诚信弥著,忠嘉益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